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生給愛十法

鎖定
”因生給愛十法“是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總結的教育方法。
中文名
因生給愛十法
類    型
教育方法
根    據
不同情況
總結者
學生

目錄

因生給愛十法簡介

1、體弱生愛在關心;2、病殘生愛在得體;3、過失生愛在信任;4、屢錯生愛在耐心;5、向師生愛在珍惜;6、背師生愛在主動;7、個性生愛在尊重;8、普通生愛在鼓勵;9、學困愛在賞識;10、後進生愛在鞭策。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是,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會愛”。真正的愛是“智慧的愛”,是恰到好處的愛,是能夠激發學生真摯情感的愛。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交往中,就像因材施教一樣,愛也應該“因生給愛”,由此總結出了班主任工作“因生給愛十法“。

因生給愛十法範文

1、體弱生愛在關心。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在轟轟烈烈,而在細微之處,特別是對那些身體狀況不佳的孩子,應關懷備至,以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
2、病殘生愛在得體。作為班主任,特別關注那些殘疾學生或有特別病史的學生。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告誡我們必須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因為這類學生身理心理不同於普通生,自卑感特別強,對待這類學生,太熱情,會覺得是同情;太冷淡,覺得是嫌棄。因此,對他們的關愛,教師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愛得科學,愛得得體,否則事於願違。
3、過失生愛在信任。對待有過失的學生,採取簡單的懲罰手段,往往無法取得好的效果,因為改正錯誤需要勇氣和力量,而這些常常來自教師的信任和期望。老師一般不喜歡學生犯錯,不犯錯誤的學生是沒有的,反而學生犯錯的時候往往正是教育的最佳時機。因為內疚和不安使他們急於求助,這個時候教師不僅要寬容學生的過失,而且要相信他們一定會改正,最重要的是為學生保密,免其自尊受損,這會使學生終生難忘。
4、屢錯生愛在耐心。對於屢犯錯誤、常犯錯誤的小學生來説,教師的愛一定要有耐心,因為這些學生常常是基本行為習慣不良,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來必定需要時間和過程,絕不能像包公審案那樣語言犀利、對簿公堂,然後拍板定罪。教師特別要注意在態度上堅持耐心耐煩;在語言上講究嚴寬結合。這樣方可使學生容易接受,進而逐步改正錯誤。
5、向師生愛在珍惜。因性格的差異,開朗的學生喜歡跟老師接近,表現出極強的向師心理。交往中,他們對老師的關愛坦誠直率、溢於言表。教師對學生的愛千萬不能視而不見,定要倍加珍惜,否則挫傷了學生純潔無瑕的心。
6、背師生愛在主動。有些學生性格內心,言語不多,在班級裏,有的表現出只和少數同學往來,基本上不和老師交流;有的則只和一兩個固定的夥伴在固定的地點説説悄悄話,看見老師遠遠地就避開。對這樣的學生,是主動地接近他們,努力和他們做朋友,以期最終走進她們的心靈。
7、個性生愛在尊重。對於個性鮮明的學生,和同學們不壓抑,不排擠,不把他們當作“另類”看待,而是竭誠尊重他們的一切,使他們在民主、和諧、融洽的氛圍中放飛個性,自由成長。
8、普通生愛在鼓勵。學習成績,行為表現都一般的學生,最容易被老師忽視。這些學生其實特別需要老師的鼓勵,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句讚賞的話語、一聲親切的撫慰,都可能讓他們信心倍增。即使在犯錯時,他們也會因為老師的鼓勵而樂於接受批評,積極主動地改正錯誤,爭取進步,所以,她非常重視抓住時機對普通生進行鼓勵。
9、學困生愛在賞識。特別是對那些學困生的點滴進步,真心誠意地倍加賞識,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沒有所謂的‘差生沮喪’,師生親密無間、平等和睦,情感交融。
10、後進生愛在鞭策。教師在處理某些後進生的問題時,如果能從善意的願望出發,有力地鞭策他們,必將形成一種精神滲透力,使那些不思進取、喪失自信的學生重獲前進的動力。這説明,教師在恰當的時候運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學生的心靈震撼,這遠比懲罰來得更深沉、更強烈、更有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