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民鎮

鎖定
因民鎮,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地處東川區北部,東鄰拖布卡鎮湯丹鎮,西、南與舍塊鄉接壤,北沿金沙江與四川省會東縣相望,距東川區人民政府98千米,區域總面積145.16平方千米。 [1]  截至2019年末,因民鎮户籍人口為13403人。 [5] 
清朝時,現因民鎮境域屬東川府巧家廳;1988年1月,由因民公社改為因民鎮。 [1]  截至2020年6月,因民鎮下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田壩。
截至2019年末,因民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5] 
中文名
因民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
地理位置
東川區北部
面    積
145.16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田壩
電話區號
0871
郵政區碼
6541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A
人    口
1340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因民鎮歷史沿革

清朝時,屬東川府巧家廳。
民國年間,屬巧家縣第三區義俠鄉一、二保。
解放後,改屬會澤縣,由拖布卡區管轄,設因民、中坪、田壩3個鄉。
1954年,屬東川礦區,設因民、落雪、聯盟、田壩4鄉。
1958年,屬東川市。
1959年,設因民公社。
1988年1月,由因民公社改為因民鎮。 [1] 

因民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下轄田壩、牛廠坪、老來紅、因民4個社區,爐燈、小水井、桃樹坪、火麻箐、聯盟、天生塘、瓦崗寨、大箐、青龍山、槽子街、紅山11個行政村。 [1] 
截至2020年6月,因民鎮下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老來紅社區、因民社區、牛廠坪社區、田壩社區、桃樹坪村、小水井村、爐燈村、青龍山村、槽子街村、大箐村、紅山村、瓦崗寨村、天生塘村、火麻箐村、聯盟村, [2]  鎮人民政府駐田壩。

因民鎮地理環境

因民鎮位置境域

因民鎮地處東川區北部,東鄰拖布卡鎮湯丹鎮,西、南與舍塊鄉接壤,北沿金沙江與四川省會東縣相望,距東川區人民政府98千米,區域總面積145.16平方千米。 [1] 
因民鎮

因民鎮地形地貌

因民鎮境內最高點老雪山,海拔3543米;最低點位於金沙江邊,海拔720米; [1]  高低懸殊2823米,由座南朝北的八條深谷、九條山樑組成,屬深切割高山峽谷。

因民鎮氣候

因民鎮多年平均氣温18℃,1月平均氣温5℃;極端最低氣温-10℃(1983年12月20日);7月平均氣温23℃,極端最高氣温35.3℃(2009年6月14日);無霜期年平均167天,最長達180天,最短為14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00小時,年總輻射101.9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20天,最多達150天(1981年),最少為100天(2010年);最大雨量1320毫米(1981年),最少雨量520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11月,8月最多; [1]  氣候差異明顯,境地內氣温、降雨、土壤、植被均隨海拔高程而變化,形成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

因民鎮自然災害

因民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温、霜凍、山體滑坡等。 [1] 

因民鎮自然資源

因民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銅,鐵、鉛鋅,銅礦遠景儲量約120萬噸,年開採量約8萬噸;鐵礦儲量約5000萬噸,年開採量約100萬噸。2011年,因民鎮有耕地1.43萬畝。 [1] 

因民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總人口有1643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96人,城鎮化率33.4%;總人口中,男性8814人,佔53.63%;女性7621人,佔46.37%;14歲以下5137人,佔31.3%;15—64歲10518人,佔64%;65歲以上780人,佔4.7%;以漢族為主,達15755人,佔95.05%;有回、彝、苗、白、布依等少數民族,共680人,佔4.95%;超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回、彝、苗3個民族,其中回族20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0.44%;彝族174人,佔25.6%;苗族165人,佔24.26%。2011年,因民鎮人口出生率6.44‰,人口死亡率4.13‰,人口自然增長率2.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3.2人。 [1] 
截至2017年末,因民鎮常住人口為13667人。 [3] 
截至2018年末,因民鎮户籍人口為13856人。 [4] 
截至2019年末,因民鎮户籍人口為13403人。 [5] 

因民鎮經濟

因民鎮綜述

2007年,因民鎮實現生產總值63527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57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16元;全年鄉鎮企業總收入達61688萬元,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12042萬元,實交國家税金4981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8.2萬元。
2011年,因民鎮財政總收入7.83億元,比2010年增長10.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1%。 [1] 
截至2018年末,因民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4] 
截至2019年末,因民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5] 

因民鎮農業

2007年末,因民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593.8萬元;完成糧食栽種面積7955畝,糧食總產量達3232.8噸,人均有糧196.7公斤;實現生豬出欄9618頭,牛出欄233頭,羊出欄8022只,禽類出欄20108羽,肉類總產1010.2噸,畜牧業產值366.9596萬元;完成油桉速生經濟林500畝、白芸豆200畝的種植任務;成立了因民養羊協會。
2011年,因民鎮農作物種植面積1.7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4萬畝,糧食產量3141.4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152畝,產量673噸;小麥種植面積181畝,產量17.6噸;玉米種植面積5207畝,產量1289.76噸;豆類種植面積492畝,產量71.1噸;薯類種植面積4104畝,產量1061.6噸;油料種植面積101畝,產量4.4噸。2011年,因民鎮生豬出欄量18001頭,年末存欄13761頭;羊出欄量14505只,年末存欄29706只;上市家禽95001羽,年末存欄63731羽;大牲畜年末存欄2975頭,禽蛋產量23噸。 [1] 

因民鎮工業

因民鎮因民礦和落雪礦分別於1960年和1969年建成投產。
2011年,因民鎮工業增加值1.8億元,比2010年增長16%。 [1] 

因民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商業網點231個。2011年,因民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821萬元,服務業產值230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613萬元,比2010年增長9%。 [1] 

因民鎮社會事業

因民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小學5所,在校生875人,教職工8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2人,教職工410人。2011年,因民鎮教育經費達1231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2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11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00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0%、9%、8%、12%;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支出的8.4%,比2010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 [1] 

因民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2個,各類科技人才4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人,經營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9人,農村實用人才18人。 [1] 

因民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5個。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體育場地8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0%。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設有線電視台1個,有線電視用户數為3000户,入户率70%。 [1] 

因民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衞生院1所,門診部(所)2個;設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2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2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17人。2011年,因民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939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1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8.6‰、9.2‰、4.3‰。 [1] 

因民鎮社會保障

2011年,因民鎮發放救濟救助款13.3萬元,受惠家庭275户890人;發放低保救濟金123.8萬元;發放各類優撫、補助對象生活補助款35.02萬元;發放三無人員生活補助款30.05萬元;全年大病救助6人,發放救助資金38萬元;新型城鄉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893人,其中城鎮1514人,農村5379人,共繳費123.48萬元;辦理60歲以上老年人及55週歲重度殘疾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44人,存摺發放養老金95.3萬元。 [1] 

因民鎮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有郵政局1個,全年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3000份(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1200户,電話普及率24%;移動電話用户6000户,移動寬帶接入用户600户。 [1] 

因民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因民鎮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2000米。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因民鎮綠化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 [1] 

因民鎮交通運輸

2011年,因民鎮有客運站1個,客運總量8.7萬人次;運輸企業擁有客運汽車4輛,110座位。 [1] 

因民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民鎮民國以前名為大水溝,系面山、磨子山和馬掌子三山麓兩條水溝交匯的水溝,雨季水較大,因此而得名。民國初年,更名為因民,意為“為民眾開辦銅礦”。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98-99.
  • 2.    因民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1]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550.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68.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