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鹿山

(侯健飛著長篇敍事散文)

鎖定
《回鹿山》是侯健飛創作的長篇敍事散文,首次出版於2012年1月。
《回鹿山》寫了“我”對父親這樣一位沒有戰功的老軍人認知了解的過程,“我”的成長軌跡是印刻在與父親的衝撞和對父親情感的逃離之中的。父親是一位有軍功卻未被歷史記錄下來的老軍人,在解放戰爭中不乏戰功,卻在解放前悄悄回到家鄉回鹿山,當起了農民。而“我”對這一切並不知情,以年輕人的氣盛和理想鄙視父親的平庸,不理解他的藥癮。而埋藏在平凡表面下的真相是,父親曾以一種寬恕的形式對待戰爭,理解戰爭,而選擇獨自承受戰爭帶來的身體傷痛。父親身體力行地為兒子傳遞出人生觀:隱忍、寬容。這既是男人的品格,也是軍人的擔當。遺憾的是,當多年後父親離世,“我”才意識到其價值,父子之間被刻意擱置的相連血脈再一次奔湧起來,而“我”已追悔莫及。作者用情至深,而筆調和節奏卻是剋制的。 [1] 
2014年8月13日,《回鹿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4] 
作品名稱
回鹿山
作    者
侯健飛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散文
首版時間
2012年1月
字    數
200千字

回鹿山內容簡介

《回鹿山》是一篇長篇敍事散文,作者以兒子的視角,講述了一位父親迷惘、失意、貧病交加又不失堅忍明亮的一生。這位父親,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兩次戰傷,九死一生。就在勝利的前夜,他突然回到家鄉回鹿山,成為普通鄉民。他四十多歲後,終於做了父親,然而,他謎一般的身世和講不清楚的戰爭歷史,卻成為他一連串厄運的導火索。於是,在草原深處,上演了一幕幕真實又虛幻的戲劇。 [2] 

回鹿山作品鑑賞

《回鹿山》描寫了一個具有複雜意味的父親形象。一切都與從戰場悄然歸來卻又寸功未立的父親有關,作者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也就因此有了某種必然的定數。作者正是以這樣一種切入方式打開敍述的閘門,引領人們去尋找與發現普通非凡而又百折千回的人生景緻。處於時代劇烈變遷中的每個個體,其人生軌跡本來就可能被歷史風沙塑造成許許多多個版本,這樣的歷史與人生才因充滿豐富性而顯得意味無窮。但父親的版本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雖然衝鋒陷陣、出生入死,在其“左額角上,有一個核桃大小的凹坑”,“就是在隊伍上讓日本人打的,就一槍,差點兒揭了蓋兒,子彈卻從後腦勺滑出去了”,但其卻無功而返,莫名其妙地甚至是灰溜溜地迴歸鄉里,絲毫不見那種可以享譽鄉里的滿身光環和榮耀。這對於大歷史、大時代中細如沙粒微塵的具體個體而言,也可謂屢見不鮮、平淡無奇。然而按歷史向上的邏輯來判斷,戰爭的勝利者都是要以各種形式獲得獎賞的,然而父親倒黴的命運走向和結局並沒有體現為論功行賞、官冕加身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因果關係,充其量只是在其故鄉回鹿山村當一個生產隊隊長,他成為一顆被甩出正常運行軌道,無人問津的星。作為一名曾經身披硝煙、呼嘯疆場的軍人,忽然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時,前史與現實的對接是難以進行的,他在部隊神秘莫測且模糊不清的行跡,在酷愛論長道短的鄉親們看來就顯得頗為可疑,因此也就自然給人們留下了種種巨大的懸念與猜想。而且在他迴歸鄉村的人生中,或許是戰場廝殺使其性格不可避免顯示出某種乖張特徵,加之所遭遇的鄉村中罕見的非常婚配,使其在沉寂平常的回鹿山村,看起來另類得有些不可思議。因此父親這謎一樣的角色對於兒女們來説,既是恐懼與温暖兼具的天然蔭庇,又像頭頂籠罩着的揮之不去的灰色陰影。這也奠定了作者的整個生命、生活、成長基調,也始終成為作者一生無法剋制的仰望與探尋。
父親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無與倫比的,這不僅是血脈意義上的,更是精神、心理和情感層面的。侯健飛當然更不會例外,由於擁有那些苦難的過去,甚至與父親之間的聯結更是錐心切膚的。因此作者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思考,以凝重的筆墨將父親寫出,就為讀者還原了一個生活原態的、令作者恨愛交加的、具有濃厚文學意味的人物形象。正因為作者與斯人已逝的父親拉開了生命上與時空上的距離,沉澱發酵之後的生活似乎散發出更為濃烈的、甚至有些訴説不清的複雜滋味。作者以仰視、平視乃至俯視的角度,來觀察和描寫父親的不同側面,以類似於三維的立體透視,為人們掃描出一個父親的骨骼、血肉甚至氣韻,人們所認識的是一個在那樣的生活年代個性鮮明而又真實無比的人。是生活與戰爭共同造就了他的性格,使他的血液中融入了某種堅硬的物質,留下了戰爭的清晰遺痕。但歷史本身的緣由和生活的凌厲與無情,使其不得不像一隻被拔掉爪牙的猛虎,蜷縮在這個叫回鹿山的地方,在無奈舔舐自己傷口的同時,一任歲月把他逐漸風化和鏽蝕。但父親作為生活與作品中一個獨特形象,如他性格的剛強與暴烈,他狩獵野物時的卓越技巧,他在許多問題上的通達智慧,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各個親生和非親生兒女的愛等等,都讓人覺得他終究並不缺少作為一個老軍人的風骨。
當然作者更寫出了父輩最隱秘甚至是見不得人的地方,如當生產隊長享有小小權力帶來的樂趣,與母親之外的另一個女人即“楊木匠家的”有關的不光彩的故事,為減輕身體的疼痛而偷偷注射用作鎮定的“毒品”,有不如意處即對兒子“像抓雞一般擰住我,舉起大一號的右手一頓猛抽”等,這些不名譽的行為在鄉村生活的小圈子裏,自然遭到人們的指指點點,常使兒女們在人前抬不起頭來。然而正是這種行為乃至品格之短才構成一個人物的真實所不可缺少的“暗部”。作者並非是以審父意識來剖析自己的父親,即如作者所説的:“忠實於生活原態,儘管這是情感傷痛的一部分”,將自己的那種難以分割的人生,及其心中最為疼痛和灼熱的東西,以最譏刺和曠達的文字寫出來,讓讀者一起來經歷和承受人物那份直抵肺腑的揪心和感動。同樣還在於,“或許能在其中找到一種怎樣做父親、做什麼樣父親的建議和忠告”,意在對父親的透視與反思中,實現對自身情感、心靈與人格的完善。
由此可以認為,跟隨描寫父親筆墨的逐漸推進,侯健飛把一個真實的自己也毫無保留地袒露和刻畫了出來。作為父母再婚而姍姍來遲的幼男,作者自始至終處於一種複雜的關係之中,這也註定了作者比常人具有更多一份對於血緣與親情的想象與體驗。而生活之路佈滿的艱辛與坎坷,似乎都是生於貧困家庭的孩子,青少年時期屢見不鮮的必修課,如埋伏於青春歲月之中難耐的飢餓,讀書求學時的不上進而使親人們恨鐵不成鋼,因為父輩的原因而致他人無端的輕視,心嚮往之、激動萬分卻慘遭失敗的初戀,因至愛兄姊的齟齬與離散而傷心欲絕,生活無着時只得以畫畫或做小生意謀生。諸如此類組合的挫折與苦難聯袂而來,不僅使其少年之心傷痕累累,更賦予其明顯的愁悶憂鬱的性格。而這一切都與其父親的命運和性格密不可分,賦予其灰暗濃重的生活色調。作者在作品中進行着直視靈魂的書寫,那種生活的困頓與未知,那般人生的尷尬與無奈,那些丟人現眼、令人氣短的舊事,都被作者以坦率與真誠之筆一一道來,幾乎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但作者時刻充滿自省色彩的內心,無疑是其成長與勵志的不竭源泉,因而終究憑藉父親的過人眼光和自身富於才情與堅忍的努力追求,最終做出走上從軍之路這一重大人生選擇,也終於使其走到了頗為光明敞亮的今日。一個作者敢於自揭其短,把過往隱秘甚至難以啓齒的糗事全都曬將出來,該需要多麼大的勇氣。但當作者將其娓娓道來時,人們看到的是一個鄉村少年酸楚艱難的人生歷程與心靈跋涉,看到的是一個性格憂鬱內心卻注滿陽光的形象,看到的是一種真實且具人性光芒的力量。
《回鹿山》還寫到了更多與作者自己血肉相連的人物,如母親、琴姐、小山哥、大姐榮等,這些自然形成的倫理人常都因為深刻的親緣關係,構成了作者五味雜陳的生活世界與情感世界。他們都是曾經或依然存在於生活中的真實原型,當作者以不加雕飾的筆墨將他們還原時,人們觸摸到的是那種底層人物清晰的生活質感和時代印跡。他們每個人都經歷着重壓之下的艱難生存,每個人都有着自身的獨特慾望與訴求,每個人也都書寫着自己熱望與苦難交織的歷史。如對母親的記述就極為坦率,母親在嫁給曾經扛過槍、打過仗的父親時,已先後有過嫁給煙鬼、二流子、破落小地主的三次婚姻,並帶着5個孩子,又生育作者姐弟後,患肺水腫而死,其命運之多舛與悽慘可想而知。有主見的琴姐因為抗拒“令其無臉見人的”父親的專斷,迅速與同營子的花心青年漢戀愛並閃電般成婚,在所生兒子抽風而死時,整日以淚洗面,年僅21歲便服毒自殺。大姐榮與小山哥由於同母異父之故及自私自利的品格,在母親去世之後便親情淡漠、關係疏遠,令父親百般努力也無力迴天。
由於血緣與生活同作者的距離是如此之近,因而這些人物的生生死死與喜樂哀愁,無不深深地牽扯、撞擊甚至切割着作者敏感而脆弱的心靈與神經,也都在作者的內心產生深創劇痛和極為複雜的情感糾結。耐人尋味的是,在這些人物身上作者傾注了怨懟與寬恕、疼痛與愛憐的雙重筆墨,把他們的秉性與命運以輓歌式的、或諷諭式的筆調慨然寫出,便讓那些應是不堪回首的記憶,幻化為動人心魄的意藴和餘韻。作者這種對於往日生活苦澀與甘甜滋味的反芻與咀嚼,這種從心底蒸騰出的熾熱沉重的情感分量,充分反映出作者雖經磨歷劫,依然具有一副情志不改、宅心仁厚的古道衷腸。 [3] 

回鹿山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14年8月13日,《回鹿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4] 

回鹿山作品評價

《回鹿山》是一部尋父記,貫徹着誠摯的自省和悔恨,感人至深,發人深省。這部長篇敍事散文以兒子的視角,回顧了父親卑微、失意而又堅忍明亮的一生。兒子曾經躲在人羣的遠處、站在世俗的深處,對父親隔岸觀火,對父愛睥睨唾棄,這其中的傷痛包藴着深廣的社會歷史內容。侯健飛的文字樸實無華,他勇於直面自我靈魂的寫作,體現了“修辭立其誠”的散文正道。(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 [5] 
侯健飛的《回鹿山》以十多萬字的超常篇幅回憶父親不平凡的一生,父親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次生命洗禮,選擇回到家鄉回鹿山做普通鄉民,卻終因謎一般的身世和講不清楚的戰爭歷史,擺脱不了一連串的厄運。作者細密而深情地敍述了與父親相處的種種感受,從恐懼到迷戀,從疑惑到排斥,從反抗到絕望,最後醒悟了理解了卻已無法傾訴。這部作品不僅寫出了回鹿山這個地方紛繁複雜的社會面相,更把父子兩代人之間溝通困難的癥結一一理清、開解,使人掩卷長思。(《文藝報》評) [6] 

回鹿山出版信息

2012年1月,《回鹿山》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回鹿山》
2012年1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08838-6
[2] 

回鹿山作者簡介

侯健飛,軍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個人創作出版作品有中短小説集《故鄉有約》《遠山的鐘聲》,長篇報告文學《尋找家園》等。長篇散文《兵外兵 長城長》獲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長篇散文《回鹿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