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鶻文

鎖定
回鶻文,是公元8至15世紀高昌回鶻人轉用粟特文創制的一種文字,用以書寫回鶻語。回鶻文為全音素文字,有18個輔音字母及5個元音字母。字母在詞頭、詞中、詞末會有不同寫法。回鶻文由上至下拼寫成列,列與列由左至右排。成吉思汗興起後,曾以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古文,而滿文則借自回鶻式蒙古文字母。
中文名
回鶻文
別    名
畏兀兒文
所處時代
公元8至15世紀
用    途
拼寫自己的回鶻語

回鶻文總述

回鶻文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回鶻文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回鶻原稱回紇,是中國維吾爾族裕固族的先祖。回鶻最早可追溯到漢朝時的丁零部落,在北魏時是鐵勒六部的袁紇部,在隋代又稱韋紇,唐代名回紇,至788年正式更名”回鶻“,意為”迴旋輕捷如鶻“。其於8世紀中葉在蒙古高原建立政權,與唐朝政府關係密切,骨力裴羅接受冊封為懷仁可汗。後摩尼教有中原傳入,流行漠北,被回鶻尊為國教。九世紀中葉,回鶻內亂,加上災疫不斷,國勢衰落,在840年被黠戛斯所破,部分回鶻人退到西域的高昌一帶建立新國家,史稱高昌回鶻。高昌回鶻進入今新疆一帶後,在漢人、焉耆人和龜茲人影響下,改遊牧而農耕。當時突厥文已不再使用,高昌回鶻轉用粟特文,並在粟特文基礎上創制了適合於回鶻語的回鶻文。
回鶻文是全音素文字,是在吸收了突厥文和粟特文的字母(兩者都源於阿拉米字母)之後創制的。自唐代至明代(8~15世紀)主要流行於今吐魯番盆地和中亞楚河流域。
文獻 文獻
這種文字的文獻,近代發現於哈密、吐魯番和甘肅地區。11世紀的《突厥語詞典》、13世紀的《蒙韃備錄》都曾記述過這種文字。根據《九姓回鶻可汗碑》等文物推斷,回鶻文是在粟特文字母的基礎上形成的。回鶻文從什麼年代開始使用,尚無定論。10世紀後,今新疆南部維吾爾人雖已改用阿拉伯字母,但回鶻文並未完全停止使用。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抄的《金光明經》回鶻文譯本,證明這種文字一直到17世紀仍在使用。字母數目各個時期不盡相同,最少為18個,最多達23個。23個字母中有5個字母表示8個元音,18個字母表示22個輔音。在早期文獻中有的字母表示兩個以上的音素,在後期文獻中才在相應字母左方或右方加一個點或兩個點予以區別。字母分詞首、詞中、詞末等形式。有句讀符號。在摩尼教文獻中還在句讀符號上加紅色圓圈。段落用對稱方形的四個點隔開。字體分印刷體書寫體,書寫體又分楷書、草書兩種。楷書一般用於宗教經典,草書用於普通文書。行款起初由右往左橫寫,後改為從左往右豎寫,一般以一到兩個點作為標點符號。
現存回鶻文文獻甚多,包括宗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經典、醫學著作、文學作品、 公文、契約 [1]  、碑銘等。明代《高昌館雜字》傳到歐洲後,德國人J.克拉普羅特(1783~1835)進行研究,於1820年出版《回鶻語言文字考》。1870年,匈牙利人H.萬伯裏(1832~1913)發表《回鶻語文獻與福樂智慧》。19世紀末,俄國人 B.B.拉德洛夫(1837~1918)翻譯並出版了《福樂智慧》全文。隨着20世紀中國西北考古工作的興起,已出土大量文獻,多存於歐洲。中國學者袁復禮(1893~1987)1930年在新疆發現的《回鶻文寫本菩薩大唐三藏法師傳》(殘本),經歷史學家馮家升(1904~1970)整理,於1951年影印出版。近年在新疆陸續發現新的文獻新疆哈密縣出土的回鶻文《彌勒會見記》。
回鶻文字母、粟特文字母、摩尼文字母對照表 回鶻文字母、粟特文字母、摩尼文字母對照表
學界相信回鶻文是來自五世紀的粟特文。早在突厥汗國時代 (A.D. 552-299),粟特文已經被介紹入突厥人的世界。在蒙古國 (外蒙古) 杭愛省的 Chanuj 河流域布古特 (Bugut) 之地發現一塊紀功碑。這塊布古特碑一面為婆羅米文、三面為粟特文。雖然此碑是純粹的粟突文字語言,卻是史上所見為時最早的突厥人的碑銘。天山以北、取代西突厥汗國的突騎施汗國(Turgis)發行了一種中原模式的方孔圓錢,其上有粟特文銘文,學界稱為突騎施錢。不過,突厥汗國年代主要使用魯尼文(突厥魯尼文,Runic script)。到了回鶻汗國年代(744-840),回鶻汗國大量起用粟特族商人作為生意夥伴,其後又皈依摩尼教,粟特人的勢力大增。如九姓回鶻可汗碑等多塊可汗紀功碑皆有使用粟特文;不過,回鶻汗國仍然主要使用突厥魯尼文

回鶻文回鶻文的影響

回鶻文取代了突厥魯尼文的地位,被當時的突厥諸民族視為突厥人的文字。在和田、喀什一帶出土了喀拉汗王朝早期的契約文書,雖然日期採用了阿拉伯曆法,但文字完全是回鶻文突厥語。徹底伊斯蘭化的喀拉汗王朝後期,即使採用了阿拉伯字母拼寫突厥語,於西元1077年用阿拉伯字母突厥語所寫成的《突厥語大詞典》仍然在書中介紹了回鶻文字母,稱之為突厥人的文字。
歷史中好幾個民族文字由是回鶻文為基礎創文的。到成吉思汗興起後,命令原乃蠻掌印官塔塔統阿以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古文。而滿文則借自回鶻式蒙古文字母。尤其是在東亞大陸,回鶻文時常伴隨着回鶻佛教而出現。元朝蒙古人信奉佛教,回鶻佛教就在元朝境內多次以回鶻佛教經文而出現。
維吾爾人全民族使用維吾爾語,該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歷史上維吾爾族曾先後使用過古突厥文、回鶻文、古維吾爾文等。公元10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後,逐步使用阿拉伯字母的維吾爾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創制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新文字,20世紀80年代初,又恢復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維吾爾文。
13世紀至16世紀末期的蒙古字為回鶻體蒙古文,是回鶻文為基礎的蒙古文。1204年蒙古滅乃蠻部,俘虜乃蠻國師,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因他深通回鶻文字,鐵木真(成吉思汗)遂命令他創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與回鶻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則也直接來自回鶻文,故學術界也常稱之為“回鶻式蒙文”。16-17世紀這種文字經過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傳統蒙文(胡都木蒙文)直接前身。
傳統蒙古文字使用蒙古文字母書寫,屬拼音文字類型,脱胎自粟特-回鶻字母系統,初創於成吉思汗時代。中國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個字母,在回鶻文字母基礎上創制,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個,表示輔音的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傳統蒙文文獻豐富。現存最早的回鶻體蒙古文,見於約刻於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的也松格碑
滿洲實錄,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兩人將蒙古文字借來創制滿文。雖然兩位顧問有反對。
努爾哈赤仍然繼續把蒙古文改為無圈點滿文,這種新文字通行當時的建州,為後金國的建立及滿族的形成有深遠的影響。後來達海更增補了十二個字頭,並於老滿文字母旁邊加以圈點,使滿文更加完善,這種新文字被稱為“新滿文”,並通行於後金。
本來粟特文及其祖先的阿拉米字母都是由右至左橫寫、行數從上至下。然而,回鶻文卻轉了逆時針90度,變成從上到下寫直書、行數從左至右。其後的蒙古文、滿文皆跟隨回鶻文的書寫方向。無法知道為何出現這種改變。但學者們推測這是受到直書的漢文影響。

回鶻文回鶻文的消亡

由於擅長通商的維吾爾人通曉諸族語言,被元朝及四大汗國採用為書記官員,回鶻語在四大汗國變成僅次於蒙古語官方語言到了帖木兒興起,回鶻文被上升為官方語言,大量伊斯蘭化時代用阿拉伯字母突厥語寫成的著作被改為用回鶻文字母書寫。然而,隨着帖木兒汗國衰落,回鶻文在中亞漸漸衰落。
吐魯番、哈密及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維吾爾人繼續使用回鶻文,繼續信奉回鶻佛教。到15世紀時,回鶻人就開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16世紀,察合台汗國吞併了明朝保護的哈密衞,吐魯番及哈密的佛教被消滅,只殘存河西走廊一帶裕固族先民仍然信奉回鶻佛教、使用回鶻文。
現存最後見到的回鶻文記錄是1910年沙俄學者馬洛夫(S. E. Malov)在甘肅酒泉文殊溝發現的一本回鶻文《金光明最勝王經》(金光明經寫本,共397頁。此寫本的跋文寫着“大清康熙二十六年 ...”(Dai Ching Kang-si yigirmi altinc yil ...),即公元1687年。
新疆巴州地區的蒙古族(外蒙語受俄語的影響,大量使用俄語外來詞彙,並已經字母化,即斯拉夫蒙文)仍在使用回鶻文。
參考資料
  • 1.    回鶻文賣身契、尤素夫·哈斯·哈吉布用回鶻文寫的《福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