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顧性診斷

鎖定
是一種回顧性的,由結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發生之後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中文名
回顧性診斷
類    型
研究方法

目錄

回顧性診斷釋義

回顧性診斷病例是指在患者疾病最終結果已經出現(痊癒或死亡)之後,由於檢測水平等提高,或者為了進一步探尋病因,對之前的樣本進行檢測,從而確診的病例。這種做法在醫學上很常用,國際上也通行。比如全球剛發現艾滋病毒時,很多病例都是在死亡後再根據新發現的病毒檢測確診的,屬於“回顧性病例”。 [1] 

回顧性診斷原理

基本原理:是以現在確診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為病例,以不患有該病但具有可比性的個體作為對照,通過詢問,實驗室檢查或複查病史,蒐集既往各種可能的危險因素的暴露史,測量並比較病例組與對照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經統計學檢驗,若兩組差別有意義,則可認為因素與疾病之間存在着統計學上的關聯。在評估了各種偏倚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之後,再借助病因推斷技術,推斷出某個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險因素,而達到探索和檢驗疾病病因假説的目的。

回顧性診斷運用

2013年4月,H7N9禽流感病原已明確,國家開發了檢測試劑盒,檢測速度極大提高,確診速度已大大加快,一般6小時可以出結果。而回顧性診斷的確診病例中,康復病例是通過其4周—5周後恢復期的血清抗體檢測確認的,另2例死亡病例是通過使用不同方法檢測分離到病毒後確認的,因此公佈時間稍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