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頭草

(詞語)

鎖定
回頭草,拼音是huí tóu cǎo,出自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意為不走回頭路。
中文名
回頭草
拼    音
huí tóu cǎo
出    處
好馬不吃回頭草(俗語)
釋    義
走回頭路

回頭草簡介

【讀音】 huí tóu cǎo
出自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意為不走回頭路。

回頭草好馬不吃回頭草

回頭草舉例

◎ 清 李漁 《憐香伴·議遷》:“多承高誼,好馬不吃回頭草,就復了衣巾,也沒不得這場羞辱。” 沙汀
◎《困獸記》二七:“你提過要我把娃娃往娘屋裏送,可是好馬不吃回頭草,那我是不大願意呢!”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張先生,好馬不吃回頭草,盛情心領,謝謝了。”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32章:“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他已經離開了老窩,就決心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下去。”
◎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選擇辭職,就不顧及那麼多了。

回頭草釋義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典故是説良驥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於是就沿着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家”回,而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丟三拉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換句話説並不是所有身後的草都不好,也並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只是良驥會很仔細吃掉眼前的草,就沒有‘回頭草’而言了。
“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後,即使遭受挫折,也決不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