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民秧歌

鎖定
回民秧歌,產生於清朝中期的河南項城縣南集鎮,為一種民間集體演唱的方式,由11人組成一隊,領隊一人左手持串鈴,右手打傘燈指揮表演。男丑角拄枴杖,扮瞎子;女丑角斜揹包袱;其餘4名男子挎腰鼓,戴禮拜帽,4名女子持鑼,搭蓋頭。
2006年10月,回民秧歌入選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回民秧歌
起源時間
清朝中期
起源地
河南項城縣南集鎮
回民秧歌 回民秧歌
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者邊唱邊表演,唱的內容有民間故事、傳統戲曲,也有唱歷史人物、天文地理的。演出形式主要為跑場子、擺畫面、變隊形等。唱段多種多樣,流行的有《十二個月》、《織手巾》、《送飯》、《王林休妻》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