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族典藏全書

鎖定
《回族典藏全書》蒐集整理回族誕生至民國典籍五百三十二種,三千餘卷。分為四類:宗教類二百一十種,政史類一百一十種,藝文類一百四十四種,科技類六十八種。全套二百三十五冊。諸多珍本、善本、孤本首次出版。為中國少數民族首部大型文獻集成,回族的四庫全書。
中文名
回族典藏全書
作    者
吳海鷹
出版社
甘肅文化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08月01日
頁    數
十萬餘頁
定    價
16.8萬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807145585

回族典藏全書內容簡介

《回族典藏全書》系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辦,寧夏少數民族古籍整理辦公室組織力量蒐集整理,著名回族學專家林松、餘振貴、馬啓成、馬明達、楊大業、楊懷中、吳建偉等擔任編委,有關專家學者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圖書館、舊書店、清真寺、穆斯林聚居地,鈎沉索幽、廣搜博採十餘年艱苦完成的大型古籍整理項目。共蒐集五代至民國回族文獻539種、3000餘卷,依內容分為宗教、政史、藝文和科技四大類,其中宗教類209種、政史類112種,藝文類148種、科技類70種。全套235冊,統以影印方式出版。
《回族典藏全書》是迄今為止最原始、最權威、最完整的大型回族典籍,是我國首部少數民族大型文獻集成,具有無可替代的文獻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一是悉數收錄1949年以前歷代回族先賢的傳世經典,以古籍的四部分類法看,包括了經、史、子、集四部分,包攬之廣、門類之多,史無前例,堪稱回族“四庫全書”;二是所輯文獻多為珍稀古本,以《敦悦堂馬氏宗譜》、《經學系傳譜》等為代表的絕世典籍,均系專家斷言失傳、世所罕見的孤本善本,版本價值獨一無二;三是經嚴謹考證,將學界對其族屬存疑的歷史人物確認為回族,首次將其失傳多年的著述納入叢書,考證挖掘出一批新文獻,屬學術首創;四是首創“搭配本”、“仿古排印本”等古籍整理新形式,使缺失多年的珍稀文獻重見天日;五是首次以數碼技術蒐集整理文獻,以數字化技術修版再現文獻原貌,使諸多珍稀古籍以全新的面貌繼續傳諸後世,可謂民族古籍蒐集整理史上的創舉。
《回族典藏全書》是回族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國古籍整理和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的重大成果,其出版將填補我國曆史上無系統整理研究回回人漢文古籍的空白,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1] 

回族典藏全書創作背景

《回族典藏全書》的搜尋歷盡艱辛。二十多年來,寧夏民族古籍辦一直孜孜不倦地從事這項工作。二OO四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立項,自治區社科院院長吳海鷹教授策劃主編,聘請著名《古蘭經》翻譯家、回族學專家、中央民大林松教授,著名伊斯蘭教研究專家、中國伊協副會長餘振貴研究員,著名回族學專家、中央民大督學馬啓成教授,著名歷史學家、南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馬明達教授,著名民族文獻學專家、北方聯合大學楊大業教授,著名回族史專家、寧夏高級專家聯合會副會長楊懷中研究員,著名回族古籍專家、北方民族大學吳建偉教授等,發動帶領全國一批迴族古籍工作者,不畏寒暑,在全國各地圖書館、舊書店、清真寺、穆斯林聚居地,廣搜博採,鈎沉索幽,終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大慶之際圓滿完成此一宏大項目。
《回族典藏全書》是回族展示民族文化,傳承優良傳統,表達回民心願,弘揚愛國情感,奉獻給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奇葩瑰寶。它的出版不僅有很高的文獻保存價值,也將填補中國歷史上無系統整理研究回回人漢文古籍的空白,為國內外深入開展回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套最為原始、權威、完整的大型回族典藏資料。
《回族典藏全書》是一部關於回族歷史文化的工具書,書中彙集的有關伊斯蘭教內容的影印及排印資料,均系我國明清以來至民國時期的歷史文獻,其內容都為闡述伊斯蘭教的教義與歷史,介紹伊斯蘭教寬容與“中道”的思想。該書的出版,將為研究中國回教史、中國伊斯蘭教史提供豐富的資料,並對我國宗教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鑑。
此書全套共計235冊,蒐集整理了五代至民國回族典籍532種、3000餘卷,其中宗教類210種、政史類110種、藝文類144種、科技類68種。總計約10萬頁。

回族典藏全書作品影響

該作品獲得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2] 

回族典藏全書版本信息

印刷:天水新華印刷廠
印刷時間:2008-08-01
冊數:23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