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採煤量

鎖定
形成回採工作面的回採巷道切割階段。在採區範圍內為一個回採工作面服務的運輸、通風巷道和回採工作面開切眼等工程,完成這些工程獲得的可採煤量,稱為回採煤量。回採煤量可採期為4~6個月。 [1] 
中文名
回採煤量
外文名
visible coal reserve
一級學科
煤炭科技
二級學科
採礦工程
三級學科
煤炭開採
用    途
礦體幾何及礦產資源保護
相關術語
開拓煤量、準備煤量

回採煤量基本定義

回採煤量是指在準備煤量範圍內,為採區上山、中間巷道(工作面運輸巷工作面迴風巷)和回採工作面切割眼等掘進巷道所圈定的煤量,只要安裝設備後,工作面即可正式回採。

回採煤量計算方法

回採煤量在準備煤量範圍內,按設計完成了採區中間巷道(工作面運輸巷、迴風巷)和回採工作面開切眼等巷道掘進工程後所構成的煤儲量,即只要安裝設備後,便可進行正式回採的煤量。
計算公式為:Q回=LhMDK
式中:Q回——回採煤量,t;L——工作面走向可採長度,m;h——工作面傾斜開採長度,m;M——設計採高或採厚,m;K——工作面回採率。上述各煤量的計算公式,僅適用於較穩定煤層。若煤層不穩定,厚度變化較大時,應依具體情況劃分塊段分別計算煤儲量後求和。 [2] 

回採煤量三量簡介

煤炭儲量由開拓煤量、準備煤量、回採煤量組成,簡稱“三量”。這是為了保證開採水平(階段)、採區和回採工作面的正常接續,以便及時掌握採掘關係動態的指標。 礦井生產前的全部井巷工程可分成三個階段:即基本巷道的開拓階段、採區主要巷道的準備階段、形成回採工作面的回採巷道切割階段。 基本巷道的開拓階段。從井筒直到採區主要巷道的全部井巷工程,如井筒、井底車場、主要運輸大巷、主要回風大巷、主要石門、採區石門等是開拓巷道,完成這些井巷工程獲得的可採儲量,稱為開拓煤量。 採區主要巷道的準備階段。如採區上山、採區機電硐室、採區溜煤眼、採區車場等為一個採區服務的巷道為準備巷道,完成這些巷道獲得的可採儲量,稱為準備煤量。 形成回採工作面的回採巷道切割階段。在採區範圍內為一個回採工作面服務的運輸、通風巷道和回採工作面開切眼等工程,完成這些工程獲得的可採煤量,稱為回採煤量。 一般來説,“三量”愈大,對正常接續回採工作愈有保障。但在經營管理方面,“三量”過多,説明提前開掘了大量井巷工程,這將增加巷道維護費,造成投資過早和浪費資金的後果。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出最經濟而又能保證正常接替所必須的“三量”可採期。 生產礦井“三量”可採期按以下公式計算:開拓煤量可採期(年)=期末開拓煤量/當年計劃年產量準備煤量可採期(月)=期末準備煤量/當年平均月計劃產量回採煤量可採期(月)=期末回採煤量/當年平均月計劃產量 我國規定開拓煤量的可採期限一般為3~5年以上,準備煤量的可採期一般為一年以上,回採煤量的可採期一般為4~6個月以上。並且規定,井巷工程量除滿足“三量”要求外,還要保證採區和回採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在一般情況下,礦井的“三量”符合上述規定,即能達到採掘平衡,並有一定的合理儲備,滿足礦井穩產高產的要求。但是“三量”是一個概括性指標,它本身只説明為正常開採工作準備了一定的儲量,而不能説明儲量分佈情況及開採條件。它只是概略地反映採掘關係,有時還不能確切地説明生產能否正常接續。如煤層層數多、總厚度大、層間距離小的多煤層礦井,有時“三量”雖然夠了,但受開採程序限制,不能安排必需的回採工作面,採掘關係仍可能緊張。因此,要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配合其它指標(如掘進率等)綜合分析,據以安排生產計劃。 正確處理採掘關係,是礦井生產的全面規劃問題。目前我國採煤機械化水平提高較快,回採工作面的推進速度和單產水平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掘進往往成為薄弱環節,應努力提高掘進機械化程度和掘進速度,加強地質工作,減少無效進尺,改進開拓方式和巷道佈置,改革採煤方法,降低掘進率,保證礦井持續地實現穩產高產。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