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姓

鎖定
回姓,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
中文名
回姓
回姓始祖
回祿
第一個淵源
出自黃帝臣下火正(管火的官)回祿
第二個淵源
出自氏堯帝之賢臣吳回

回姓基本介紹

回姓 回姓
回[回、囘、囬、廻、回,讀音作huí(ㄏㄨㄟˊ)]

回姓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
出自黃帝臣下火正(管火的官)回祿,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回祿,是傳説中的火神。在史籍《左傳·昭公十八年》中記載:“禳火於玄冥回祿。”杜預注:“玄冥,水神;回祿,火神。”唐陸龜蒙《銷夏灣》詩:“昔予守圭竇,過於回祿囚。”後用作火災的代稱。宋朝時期的朱熹在《答包定之書》説:“近聞永嘉有回祿之災,高居不至驚恐否?”明朝學者蔣一葵在《長安客話·盧師山》中也説:“平坡寺既回祿後,荒涼殊甚,惟後殿藤胎大像,亦唐制,佳。”清朝時期的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仇大娘》也描述:“適西鄰有回祿之變,魏託救梵而往。”
在回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回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出自祁氏堯帝之賢臣吳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吳回,是生活在吳山(今浙江杭州西鎮)的一個傑出人物。吳回是顓頊高陽氏的曾孫,老童之子。在遠古時代,吳因遷居吳人之地稱吳回。吳回氏族部落以叫聲宏大的騶虞獸為圖騰,吳回之兄重黎擔任帝嚳火官,叫做祝融,後因辦事不力被帝嚳所殺,吳回便接替了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職責,主要是觀察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這是矇昧時代和野蠻時代一件極為神聖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吳回任祝融後遠近聞名,威信很高。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出雞頭山,過回中焉”。在史籍《漢書·武帝紀》中記載:“元封四年冬十月,待幸雍,祠王疇,通回中道,名四中。”在史籍《明通志》中記有“隴西北有回城,亦中回中。”吳回部落髮展後,廣佈於今隴縣千山和陳倉區吳山一帶,故曰“回中道”,“回城”,吳山,千山均為其吳回姓名而命名。吳回部族的一部分留居吳山,至夏,商、周仍存。其族的另一部分人約在堯舜之際渡河而遷晉南,於商末形成吳山(在今山西省平陸縣一帶的吳伯國),並留下“虞”的地名。吳回又帶領部分族民從於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鄭),吳回逝世後亦葬於該地。在江南一帶亦有吳山,虞山之名。吳回死後被尊為祝融神,即火神。歷史典籍皆把他列為中國遠古的三皇之一,也叫“朱天菩薩”,鄉間民俗,一遇火災,則口中大呼‘米天菩薩保佑平安’雙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學説的神秘理論中,火與南方相配,於是火神祝融又成為五方帝中南方之神。
吳回的子孫後代,有稱吳氏者,有稱回氏者。
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弟子顏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顏回,公元前521~前490年,字子淵,亦稱顏淵,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典籍《雍也》中記載,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悦。顏回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顏回不幸早死。自漢朝時期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在祭孔時,還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給顏回追加諡號:唐太宗李世民尊之為“先師”,唐玄宗李隆基尊之為“兗公”,宋真宗趙恆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孛兒只斤·圖貼睦爾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世宗朱厚熜在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今天,山東省的曲阜市還有“復聖廟”。
後世由尊崇顏回者,以顏回的名字為姓氏,稱回氏、淵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方氏
出自元朝時期大臣方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方回,(公元1227~1307年),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人(今安徽歙縣),著名元朝文學家。南宋景定年間(公元1260~1264年)別省登第,出任嚴州知府。當蒙古兵至時,方回迎降,授建德路總管。不久被罷官,遂往來杭歙間。方回以評選唐、宋以來律詩為業,編著了《瀛奎律髓》,標榜為江西詩派,並提倡“一祖三宗”之説。他以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對於方回所著其文,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被評為“學問議論,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遺餘力,居然醇儒之言”。方回還著有《虛谷集》,已佚,今存《桐江集》、《桐江續集》。
方回在當年迎合元朝統治,其後裔子孫皆取回為姓氏,稱回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張氏
出自元朝末年元軍一張姓大將,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在元、明時期的山東遭州府(今山東荷澤)有一個村子,大部份村民人的姓氏皆為回氏。
據其族人説,元朝的末代皇帝元惠宗(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被明太祖朱元璋的明軍打敗北逃,時有一張姓大將保駕直至北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前杭愛省鄂爾渾河右岸呼舒柴達木之南二十公里處)之後,方辭駕南迴,元惠宗念其有保駕之功,故賜其姓為回。該張姓將軍的後裔遂以元惠宗所賜姓氏,稱回氏,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此説有些天方夜譚,因為若真是如此,則在明朝初期強烈的反元氛圍環境下,早就會被明王朝及民眾以“漢奸”、“元奴”之名被屠戮乾淨了。這似乎不合歷史演進邏輯,因此有待進一步考證。
出自元末明初期地方割據政權吳王張士誠,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元朝末年張士誠以十八條扁擔起義,反對元王朝,曾一度佔有浙、蘇、皖等大片土地,並自立為吳王。後因種種原因,不久即被朱元璋屬下大將徐達、常遇春打敗,追其至北方。張士誠在河間一帶渡河時,自知不能逃脱,故而投河自盡。
徐達、常遇春不久即二將趕到,割下張士誠首級帶回,棄屍於野。後張士誠的三個兒子埋屍成墳,名為三姓墳。此後,張士誠的三個兒子為了躲避明軍的追殺,遂分別改姓氏為回氏、翟氏、常氏,之後分散逃匿,後入穆斯林,成為回族,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該種説法是出自河間市臣卧佛堂鄉小回莊之回氏所自傳。但回族老人傳説,卧佛堂回是回族二門四世的一位祖爺,在西北舒城娶來一位小妾,曾生下三子,祖爺死後,正室大妻的兒女們和小妾的兒女們不合,爭怒之下,小妾的兒女們去了河間,三子分姓回、翟、常三氏,各置莊園,立村居住。他們所自認的回、翟、常三氏乃張士誠三兒子改姓,實是誤傳。回族學者紀文波為了印證此種説法的正誤,多次去了江南,走訪了南京、鎮江、蘇州、上海等地,併到了蘇北的大豐市大龍鄉白駒場,在那裏的張士誠老家,他找到了張士誠紀念館、檔案館,查閲、訪談了張士誠的有關情況。張士誠是販鹽出身,他與李伯升等十八人因抗爭元朝的封建剝削壓迫而起義,聚眾佔領了蘇、浙、皖地區大片土地,一度號稱為吳王。但不久,張士誠即被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打敗,本人被俘,被押進南京勸降無果,後絕食七日自縊而亡。這就是説,張士誠根本就沒到過北方,又怎能死在河間呢?當時其妻劉氏夫人,得噩耗後,將所生二子藏匿民間,聚家人、丫環等幾十口人於翠雲樓集薪樓周,舉火人樓具焚,同歸於盡。因此,張士誠只有兩個兒子,雖費盡全力也未打聽到張士誠還有妾和兒子,所以説其三子埋屍改姓回、翟、常三氏,實為誤傳而已。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
出自民族自稱,屬於以民族稱謂為氏。回氏在回族中雖然人口數量所佔比例不大,但卻很有代表性,極富民族特點。回族民間早就流傳着“回回姓回”之説。在中國大陸國河北、山東、西北等地今居住着許多回族回氏族人。回族立回為姓氏,據回氏老人講,是有其深刻的含意的:一是回回本身是古代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國”來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門”,即伊斯蘭教;三是回回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為回族。
為了讓後代記住自己的祖源,信仰“回回教門”,記住自己是回回民族,即有回族人立“回”為姓氏,稱回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瑤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湖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區,在瑤族中有一部分花瑤回氏,分佈在下山峒一帶,其來源大多是在元、明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回氏,世代相傳至今。

回姓得姓始祖

回祿、吳回、顏回、方回。

回姓遷徙分佈

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四十九位,以嚴州、曲阜、河南為郡望。
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伊犁市,江蘇省的徐州市沛縣,河北省的滄州市滄縣、青縣,衡水市棗強縣,邢台市柏鄉縣,天津市的和平區,吉林省的扶余市,山東省的荷澤市鉅野縣,遼寧省的海城市,雲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區,台灣省等地,均有回氏族人分佈。
我國河北、山東、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姓郡望堂號

回姓郡望

嚴州
河南郡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

回姓堂號

嚴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建德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

回姓歷史名人

回姓回書屏

(公元1933~今),字文繪,號冀魯邊人、攬古齊主,筆名德晟;山東寧津人。著名基礎教育家、書法家。高級講師。

回姓回良玉

回良玉,男,回族,1944年10月生,吉林榆樹市人,1966年4月入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大專學歷,經濟師。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黨組成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