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馬拒孫

鎖定
1933年冬,孫殿英以奉命屯墾為名,率大軍進攻寧夏,志在吞併西北。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等恐被各個擊破,地盤難保,乃聯合拒孫,史稱:“四馬拒孫”戰爭。
名    稱
四馬拒孫
發生時間
1933年12月 至 1934年3月
地    點
寧夏
1933年夏天,蔣介石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令其率領所部四十一軍,開往青海。蔣介石的用意,一是調走孫殿英,可以削弱馮玉祥在察北號召抗日的勢力;二是馬步芳集團決不容孫殿英插足青海,必會引起兩虎相鬥;三是待其兩敗俱傷,乘機遣兵,便可一舉全滅。但何應欽認為:孫殿英與馬鴻逵早結為義兄弟,都是馮玉祥的舊部,寧青兩馬之間也有姻婭之誼,且四馬一孫,均非中央嫡系,異地分駐,原無衝突。孫此次率兵西去,倘不觸犯四馬的地盤,則四馬也有與孫勾結的可能。如果此勢一成,孫必奪佔甘新兩省,恐西北又會出現馮玉祥第二,那時收拾就很為難了。嗣經朱紹良提出建議,蔣介石終於在明令孫殿英西進之後,又密電馬鴻逵乘其不備,中途予以截擊,自此寧夏戰爭隨之發生。
四馬聯軍約4萬餘人,孫殿英兵力約7萬人。經過4個月激戰,以孫殿英慘遭毀滅性打擊而告終。從此,寧青兩馬集團,跋扈自雄,擴張封建軍閥勢力。
這場戰爭中,人民羣眾受到極慘痛的蹂躪,廬舍田園,半為廢墟,造成了嚴重的兵災區。根據當時有關記載:“夏、朔、平、磴4縣,被災75000餘户,災民45.8萬餘人,炮火打傷以及凍餓而死者5384人。此外,牲畜、農具、米糧、財物、房屋等項的損失,總計已達2000餘萬元;無籽種、耕畜,耽誤農業生產的土地,計有97萬餘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