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部分類法

鎖定
四部分類法,中國傳統的圖書分類法之一,是分類大部分中國古籍的方法,分經、史、子、集四類,這四類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的所有書籍。 [1] 
中文名
四部分類法
別    名
四分法
經史子集
別    名
四部
形成了
六個學術門類
類    別
文獻分類法
創立標誌
中經新簿

四部分類法源流

春秋時期,孔夫子整理文獻,將其編為《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即每類各有其書。
西漢時,劉向父子編就《七略》,共分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七大部分,其中輯略實為總序,故可以暫稱六分法
但是,文學、歷史、佛經、陰陽家五行家的文獻增多,這種分類方法已無法滿足分類需要。晉武帝時,秘書監荀勖中書令張華整理書籍,又得汲冢竹書,便仿依《魏中經簿》編成《中經新簿》,首次將圖書分成四大類。《中經新簿》將圖書分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六藝、小學;乙部,諸子、兵書、數術丙部,史記、舊事、皇覽簿;丁部,詩賦、圖贊、汲冢書四分法到了東晉李充時得到了修正。李充任著作郎時所編《晉元帝書目》根據當時古籍的實際情況,把乙部和丙部的內容次序互換,成為:甲部(經),乙部(史),丙部(子),丁部(集)。
雖然四分法創於荀勖,定於李充,但直到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時才有了經、史、子、集的四部類名和四部分類的細目,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 [2] 

四部分類法唐初隋書

四部確定時,隋志中的分類方法如下
經: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緯書、小學;
史: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
子: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説、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
集:楚辭、別集、總集;(以上共四部四十類) 道經(附):經戒、餌服、房中、符籙;(均不列書目)
佛經(附):大乘經小乘經、雜經、雜疑經、大乘律小乘律雜律大乘論小乘論、雜論、記。 (道佛共十五類)

四部分類法清初四庫全書

到了清代的四庫全書中,四部分類法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最後在清朝編輯我國古代最大一部叢書《四庫全書》時,將編輯過程中撰寫古籍提要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彙編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經部”指儒家的經典。經部之下又有小類。清代的《四庫全書》經部之下又分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四庫全書》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官職、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
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四庫全書》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説家、釋家道家,共十四類。
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四庫全書》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為一種傳統分類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四部分類法四部介紹

四部分類法經部

經部收錄了儒家的“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經部古籍10大類17屬(《四庫總目》)
類名
相關書目
易類
歸藏周易、周易繫辭、周易集註繫辭、周易卦序論、周易繫辭義疏
書類
古文尚書、今字尚書、尚書洪範五行傳論
詩類
禮類
周官禮、周官禮義疏、周官禮圖、儀禮、喪服經傳、集註喪服經傳、五服圖、大戴禮記、夏小正、禮記、月令章句、中庸講疏、禮論要鈔、周室王城明堂宗廟圖
春秋類
春秋經、春秋左氏長經、春秋左氏傳、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訓、春秋公羊傳春秋公羊解詁春秋繁露、春秋決事、春秋穀梁傳、春秋三傳論
古文孝經、集解孝經、孝經義疏、孝經敬愛義、孝經義、孝經義疏、古文孝經述義
五經總義類
論語、集解論語、論語釋疑論語義疏孔子家語、孔叢、爾雅、集註爾雅、爾雅音、廣雅小爾雅方言、五經大義、五經通義、六藝論
四書類
河圖、河圖洛書易緯、尚書緯、詩緯禮緯、禮記默房、樂緯、春秋災異、春秋緯、孝經勾命訣、孝經援神契論語讖
樂類
樂社大義、樂論、古今樂錄、管絃記、樂府聲調、樂經琴譜、樂譜、太常寺曲名、歷代樂名、黃鐘律
小學類
急就章千字文、古今字詁、説文字林玉篇、音書考源、聲韻四聲、河洛語音

四部分類法史部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史部收錄記載歷史興廢治亂和各種人物以及沿革等的歷史書,如《史記》《漢書》之類,以及地理書、目錄書。
史部古籍15大類36屬(《四庫總目》)
正史
紀事本末
編年
別史
雜史
政書
地理
史評
傳記
目錄
經籍之屬
總錄之屬
載記
時令
欽定月令輯要
職官
詔令奏議
史鈔

四部分類法子部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及其學説的書籍,如《莊子》《韓非子》等,以及釋道宗教的著作。
子部古籍
儒家
晏子春秋、曾子、郁離子、新語、鹽鐵論、説苑、西銘、朱子語類
道家
道德經、文子、鶡冠子、列子、莊子、孫子、廣成子、老子
法家
管子、商君書、慎子、韓非子
墨家
墨子
名家
鄧析子、尹文子、人物誌
農家
齊民要術
縱橫家
捭闔策
雜家
博物志、古今注、呂氏春秋
小説家 (諸子百家)
博物志、太平廣記、世説新語
醫家
本草圖經、本草綱目、素問、針灸甲乙經、靈樞經、脈經
兵家
孫子兵法、六韜、象經
歷數
四分曆、九章算術、孫子算經
天文
周髀
五行
-

四部分類法集部

集部收錄彙集幾個作者或一個作者的詩文集,如《唐五十家詩集》等,以及文學評論、戲曲方面的著作。
文集
楚辭》《昭明文選》《司馬相如集》《賈逵集》《何晏集》《杜預集》《韓康伯集》《陶弘景集》《樂府新歌》《女鑑》
道經
《靈寶經》
佛經
《阿含經》《四分律》《法華經》《華嚴經》《長阿含經》《四分律
(參考: [3] 
參考資料
  • 1.    黃建國. 試論我國古籍四部分類的形成和發展. 杭州大學學報. 1993年9月, 23 (3). 經史子集是我國古代傳統學術文化之總括.它所包容的各類文獻,大多屬我國古代社會特有的封建意識形態。四部分類,各有其社會功能。《隋志》曾明確指出:“仁義禮智,所以治國也;方技數術,所以治身也;諸子為經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肺做,皆為治之具也”。總體上説,經部為我國傳統學術文化之根源,確切而言是主流,史部為社會發展事實之記錄,子部為各家學派之內容,集部為文學之作品。經為根,史子為幹,集則為枝。根、幹、枝構成樹的整體,經史子集較全面表明了我國古代學術文化的結構與體系。
  • 2.    張明.圖書分類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4-5
  • 3.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