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葉參

鎖定
四葉參是桔梗科黨蔘屬 [4]  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植物。 [5]  植株全體光滑無毛,稀莖葉疏生柔毛;莖基近圓錐狀或圓柱狀,根常肥大呈紡錘狀;莖纏繞,常有多數短細分枝;葉在主莖上的互生,披針形或菱狀窄卵形,菱狀卵形、窄卵形或橢圓形;花單生或對生於小枝頂端,花梗長1-9釐米,花萼貼生至子房中部,萼筒半球狀;蒴果下部半球狀;種子多數卵圓形;花果期7-8月。 [4]  生於莖上的葉小而互生,生於側枝上的葉多近於四片輪生,故稱“四葉參”。 [6] 
四葉參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南各地,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等地均有栽培。 [4]  喜生於海拔較高的山坡、灌木叢下潮濕肥沃的土地上。 [6]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4]  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7] 
四葉參根入藥,可治療病後體虛、乳腺炎、乳汁不足、肺膿腫、瘡癤腫痛、白帶及毒蟲咬傷。根及幼苗可炒食、蘸醬、制罐頭等。藤莖柔軟,花徑大,色澤豔麗,花期長,可用於牆垣、棚架及籬笆的垂直綠化。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桔梗科
黨蔘屬
四葉參
分佈區域
東北、華北、華東及中南各地
中藥名稱
四葉參
毒    性
無毒《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蟲蛀

四葉參植物學史

生於莖上的葉小而互生,生於側枝上的葉多近於四片輪生,故稱“四葉參”。 [6] 
別名:奶參、羊乳、山海螺、白莽肉、狗頭參、乳頭薯。

四葉參形態特徵

四葉參
四葉參(3張)
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2m以上,全株含有乳白色的液汁和特殊的臭味。根粗壯肥大,圓錐形或紡錘形,有少數鬚根。莖細長,多分枝,無毛,帶紫色。莖生葉互生,細小,着生在短側枝頂端的葉常4片簇生,菱狀卵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大小多變,長3-8cm,寬1.5-4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不明顯的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夏季開黃綠色花,花多單生,偶成對生於側枝頂端,具短梗;萼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1.5-2cm,寬5-8mm,綠色;花冠寬鐘形,徑為2cm,5裂,裂片先端反捲,外表黃綠色,內有紫褐色斑點和網狀紋理;雄蕊5,花絲粗短;子房下位,花柱短,柱頭3裂。蒴果扁圓錐形,有宿萼。種子有膜質翅。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四葉參產地生境

生於山野溝凹潮濕處、竹林及灌木叢中。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及中南各地。
四葉參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和中南各地,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等地均有栽培。 [4]  喜生於海拔較高的山坡、灌木叢下潮濕肥沃的土地上。 [6] 

四葉參保護現狀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4] 

四葉參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7] 

四葉參主要價值

四葉參觀賞

藤莖柔軟,花徑大,色澤豔麗,花期長,可用於牆垣、棚架及籬笆的垂直綠化。 [5] 

四葉參食用

根及幼苗可炒食、蘸醬、制罐頭等。 [5] 

四葉參藥用

四葉參根入藥,可治療病後體虛、乳腺炎、乳汁不足、肺膿腫、瘡癤腫痛、白帶及毒蟲咬傷。 [5]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辛,性平。
歸經
歸脾、肺經。
功效
益氣養陰,解毒消腫,排膿,通乳。
主治
神疲乏力,頭暈頭痛,肺癰,乳癰,腸癰,產後乳少,白帶,瘡癤腫毒,喉蛾,瘰癧,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治乳癰瘡瘍:四葉參、金銀花、蒲公英各15g,冬瓜仁、薏苡仁各9g,水煎服。(《中草藥識別與應用》)
治乳腺癌:四葉參30g,枸橘15g,蒲公英、絡石藤各12g,土貝母、夜明砂、當歸、制香附各9g,山慈菇6g,水煎服,每日1劑。(《中草藥識別與應用》)
用法用量
15-60g;鮮品45-12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外感初起,無汗者慎用。反藜蘆。
炮製
採集加工
野生品秋季白露挖採;栽培品於播種第二年秋季採收,除去鬚根和根頭,洗淨,切段,曬乾。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蘆頭,洗淨,悶潤,切厚片,乾燥,篩去灰屑。
性狀鑑別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類圓形厚片,大小不一。周邊黃白色或黃褐色,粗糙不平,有的呈瘤狀突起,具環狀橫紋。切面類白色或淺黃色,多裂隙。質輕泡。氣微,味微甘。
藥理作用
降血壓作用。
對血液系統作用:增加血液中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的含量,但使白細胞數明顯降低。
鎮靜、鎮痛、抗驚厥和益智作用。
抑菌作用。
附註
朝鮮族用其根曬乾作解毒劑。
遼寧、吉林東部山區及大興安嶺漠河一帶以本品作黨蔘使用。
[1-3] 
參考資料
  • 1.    劉基柱.《中草藥識別與應用 上》: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2013年9月
  • 4.    羊乳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5.    周繇編著,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 下,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6.07,第793頁
  • 6.    廣州部隊後勤部衞生部編,常用中草藥手冊,人民衞生出版社,1969.12,第634頁
  • 7.    湖南中醫藥研究所編,湖南藥物志 第1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04,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