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臂觀音銅像

鎖定
四臂觀音銅像是明代西藏作品,黃銅鑄造,通高41cm,長22cm,寬17cm。現藏於敦煌市博物館 [2] 
中文名
四臂觀音銅像
館藏地點
敦煌市博物館 [2] 
所屬年代
材    質
黃銅
高    度
30.5釐米
尺    寸
通高41cm,長22cm,寬17cm [2] 
文物特徵
①明代西藏作品,黃銅鑄造,通高41cm,長22cm,寬17cm [2] 
四臂觀音,是藏傳佛教觀音菩薩多種變相中最多見的一種,標準造型是一面四臂,正面二手合掌,掌中持果或寶珠,上方右手持念珠,左手持花。此像髮髻頂飾金剛杵,五葉冠滿嵌松石、珊瑚。細長髮辮垂肩,上身袒露,胸前垂掛項鍊、瓔珞,面頰清瘦神態莊嚴。蓮座背部無蓮辦,陰刻八寶紋塗紅顏料。蓮座下緣刻藏文七音節詩一首,譯文為:“任何污濁不染,您的身體如此潔白,成正等覺功德作為您頭上的裝飾,您是以慈悲心體念眾生,我向觀音大師致以敬禮,唵嘛呢叭咪吽。觀音護佑我恩重的父母和一切眾生平安吉祥。”像上繫有原清宮黃籤:“(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日收包衣昂邦呈覽,利益番銅琍瑪四臂觀音菩薩。”
②清康熙二十五年北京作品,黃銅鍍金,高73釐米,此像是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特選的一尊珍貴銅像,觀音橢圓面,慈祥端莊,面帶温厚的笑容,雙手合掌。左肩披仁獸羊皮,上身着天衣帛帶,下身着裙裳,衣依起伏流暢,仰覆蓮座,蓮辦圓鼓寬肥,雕捲雲花邊,座飾三道連珠線。帽冠瓔珞處鑲嵌珍珠、珊瑚、松石、青金石。選像形式基本與永樂、宣德時期北京造像一脈相承。在冠飾、蓮座處變化,更增華麗富貴之氣。蓮座下緣刻漢滿蒙藏4種文字,漢文為:“大清昭聖慈壽恭簡安撼章慶敦惠温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虔奉三寶福庇萬靈自於康熙二十五年歲次丙寅奉聖喻不日告成永念聖祖母仁慈垂佑眾生更賴菩薩感應聖壽無疆云爾。”此像是研究清代宮廷藏傳佛像的重要標準器物,也是瞭解清皇室成員宗教信仰的寶貴實物資料,可以肯定在清初宮廷中曾發揮重要作用的孝莊皇太后,是信奉藏傳佛教的。 [1] 
參考資料
  • 1.    丹珠昂奔、周潤年、莫福山、李雙劍主編,藏族大辭典,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02月第1版,第728頁
  • 2.    明四臂觀音銅佛像  .敦煌市博物館.2020-03-04[引用日期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