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突艾蛛

鎖定
四突艾蛛,Cyclosa sedeculata (Karsch,1879),蜘蛛目園蛛科艾蛛屬的一種蜘蛛。分佈於四川、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寄主危害作物有水稻等。
中文名
四突艾蛛
拉丁學名
Cyclosa sedeculata (Karsch,1879)
動物界 [2]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
亞    綱
柄腹亞綱
蛛形目
亞    目
新蛛亞目
園蛛科
亞    科
園蛛亞科
艾蛛屬
四突艾蛛
分佈區域
四川、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
功能類別
捕食性天敵

四突艾蛛物種信息

中文名:四突艾蛛 (sì tū ài zhū)
拉丁學名:Cyclosa sedeculata Karsch, 1879
界 Animalia - 動物界 (dòng wù jiè)
門 Arthropoda - 節肢動物門 (jié zhī dòng wù mén)
綱 Arachnida - 蛛形綱 (zhū xíng gāng)
目 Araneae - 蜘蛛目 (zhī zhū mù)
科 Araneidae - 園蛛科 (yuán zhū kē)
屬 Cyclosa - 艾蛛屬 (ài zhū shǔ) [2] 

四突艾蛛形態特徵

四突艾蛛雌蛛

體長3.70—4.80。體長3.90者,頭胸部長1.35,寬1.05;腹部長2.85,寬1.65。背甲大部分黑褐色,僅胸區呈紅褐色。胸甲深褐色。螯肢顎葉下唇黑褐色。步足黃色,有褐色環紋,少刺。腹部背面灰褐色,前端稍尖,後端具有上下左右4個疣狀突起,故名四突艾蛛。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此紋向兩側分支,在第一對肌痕後方兩側有黑斑兩對,前一對小,後一對大,後面一對上還散生白色斑點,腹面中央黑色,有一對銀白色半月形小斑。紡器位於腹部全長的2/3處。外雌器長方形略見圓,垂體短寬,無環紋,正中有小剛毛二行,遠端稍增厚。 [1] 

四突艾蛛雄蛛

體長4.10—4.50。背甲赤褐色,頭部向前突出。腹部背面淺褐色,散生不規則的褐色碎斑,觸肢器中突較粗短,遠端圓鈍,不呈雙叉狀。 [1] 

四突艾蛛生活習性

常見於稻田及其他農作物上張小網。

四突艾蛛分佈範圍

四突艾蛛國內分佈

中國(陝西、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西、四川)。 [1] 

四突艾蛛國外分佈

日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