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稜芥

鎖定
四稜芥,Goldbachia Laevigata (M.B.) DC.,十字花科四稜薺屬植物。分佈於我國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在國外,原蘇聯、伊朗也有。
中文學名
四稜芥
拉丁學名
Goldbachia Laevigata (M.B.) D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罌粟目
亞    目
白菜花亞目
十字花科
香花芥族
四稜薺屬
四稜芥
分佈區域
分佈在甘肅、青海、新疆;亞洲北部和西部,歐洲也有。

四稜芥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莖由基部分枝,無毛。基生葉矩圓狀倒卵形或矩圓形,長4–7cm,寬1–1.5cm,先端鈍,基部漸狹,邊緣具波狀齒,葉柄扁平,長5–20mm,基生葉無柄,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箭形,半抱莖,邊緣疏具細齒或全緣。疏生少數花,花白色帶淡紫色脈紋。短角果,棒狀,長6–10mm,四稜形,表面有網紋,喙三角形,果梗下彎,種子圓柱形,褐色。
四稜芥是春雨型的短命植物。四稜芥常混生在以琵琶柴(Reaumuriasoongorica),博樂蒿(Artemisiaborotalensis),短葉假木賊(Anabasisbrevifolia)和小蓬(Nanophytonerinaceum)等組成不同的低山和平原荒漠草地中.在早春可同其他早春植物組成短命、類短命植物層片。在新疆北部四稜芥主要生於山前洪積,沖積傾斜平原,山地,低山丘陵,以及準噶爾盆地沙漠邊緣地區。喜生於荒漠乾燥氣候,但對土壤水分要求嚴格,水分較好的年份,早春降水充沛,四稜芥在草羣中參與度較大。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生於荒漠灰鈣土上。有一定礫石質,也同樣具有生長快、生育期短的早春植物的特點。在新疆北部通常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發,5月開花,6月結實並枯死。

四稜芥生長環境

散生於半荒漠和荒漠帶的山地,田野或溝谷,低山、平原或盆地沙漠邊緣地帶。

四稜芥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在國外,原蘇聯、伊朗也有。

四稜芥主要價值

四稜芥在營養期適口性較好,各種牲畜均採食,山羊,綿羊樂食,馬、牛採食,開花以後植株粗老,適口性大大下降,牲畜不願採食,僅羊少量採食,枯黃後植株保留程度較差,葉片易脱落,失去飼用價值。四稜芥屬早春植物,萌發早,生長速度快,早春可提供青綠飼草,對恢復牧畜的春乏,母畜產羔催乳均有特殊的飼用意義。四稜芥營養物含量較高。它蛋白質含量較高,礦質中富鈣而少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