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稜短腸蕨

鎖定
四稜短腸蕨(Diplazium quadrangulatum (W. M. Chu) Z. R. He),常綠大型林下植物。根狀莖直立,樹幹狀,高達40釐米,直徑達10釐米,先端密被鱗片;鱗片深褐色,線狀披針形,邊緣黑色,略有細牙齒;葉簇生。 [1] 
中文名
四稜短腸蕨
拉丁學名
Diplazium quadrangulatum (W. M. Chu) Z. R. He [3]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蹄蓋蕨科
雙蓋蕨屬
四稜短腸蕨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四稜短腸蕨形態特徵

四稜短腸蕨葉子形態

四稜短腸蕨線稿圖 四稜短腸蕨線稿圖
能育葉長達2米;葉柄短於葉片,綠色,四稜形,直徑達5毫米,基部略有鱗片;葉片卵狀矩圓形,長達1.5米,羽裂漸尖的頂部以下二回羽狀一小羽片羽裂;側生羽片達13對,互生,略斜向上,先端羽裂漸尖,基部平截,中部以下的闊披針形或矩圓闊披針形,長達50釐米,寬達20釐米,柄長達5釐米;側生小羽片達14對,披針形或矩圓披針形,長達10釐米,寬達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平截,邊緣淺羽裂或呈缺刻狀,下部的略有短柄;小羽片的裂片達10對,略斜向上,先端截形,略有圓鈍齒;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小脈達7對,斜向上,單一,偶有分叉。葉幹後紙質,綠色,兩面光滑;四稜形的葉軸和圓柱形的羽軸均為綠色,光滑。 [4] 

四稜短腸蕨孢子形態

孢子囊羣線形,在小羽片的裂片上達3(-4)對,沿小脈上側從基部向上達小脈長度的1/2-3/4,單生或在基部上出小脈常為雙生;囊羣蓋褐色,膜質,全緣;孢子腎形,紋飾粗網孔狀。

四稜短腸蕨植株特徵

本種成熟植株有的葉片有時為一回羽狀,長三角形,僅長35釐米,寬25釐米,羽片披針形,深羽裂。
本種特徵在屬內十分突出,其葉柄、葉軸四稜形,橫切面呈方形,容易識別

四稜短腸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50-1250米潮濕箐溝常綠闊葉林下。

四稜短腸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東南部(廣南、羅平)及南部(勐臘、景洪)。模式標本採自廣南(堂上,裏蒙寨,洛朋大箐)。

四稜短腸蕨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