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帮,台湾著名的黑社会组织,台湾第二大外省挂帮派。成立于1954年,以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跃于台湾,美国、加拿大、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地皆有其活动踪迹,与香港14k、美国华青帮等帮会关系密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海帮帮众超过五万人。与竹联帮、天道盟并称为台湾三大帮派。
上世纪50、60年代,四海帮是台湾当时最具规模的外省挂帮派。四海帮是台湾帮派中利用企业和财团取得资金来源、以“企业养兄弟”的概念来发展帮派、将帮派生意转型企业化的先驱。
- 组织名称
- 四海帮
- 性 质
- 帮会组织
- 成立时间
- 1954年
- 成立地点
- 台湾
帮会历史
播报编辑
成立
最初,四海帮势力并不强大,只在台北市的西门町与车站一带活动,四海帮当时的成员主要是一群大学生与政党人士的子弟;因为政党人士和富豪子弟的参加,而让四海帮有稳固的基础。数年后,四海帮积极发展成员,募集各地黑社会份子与外籍人士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台湾当局强力的扫荡,四海帮在1962年面临遭强制解散的危机,内部发生分裂与动乱让四海帮状况极度不佳。其他的黑社会势力与帮派更趁这次机会,大力攻击四海帮并不断瓜分四海帮的势力版图。
复兴
沉寂数年之后,1971年时,刘伟民、陈永和与台湾空军飞行员出身的蔡冠伦等人再度复兴四海帮,多次与其他黑帮势力对抗扩大四海帮的版图,并且再次改建四海帮,由刘伟民就任帮主。此时四海帮除继续在传统特种行业经营外,还经营期货公司、建筑公司、娱乐传媒公司等企业,复兴发展迅速。 [1]
1986年,因“一清专案”走避日本的刘伟民因赌场利益与杨双伍发生冲突,在一次谈判中刘伟民因手枪子弹卡壳被杨射杀,震惊黑白两道。
改革
后来由陈永和继任第三任帮主一职,四海帮开始改革其组织结构:在帮内设立主任委员(帮主)、副主任委员(副帮主)、中常委、顾问等职务,建立主任委员由中常会选举产生的制度。与此同时,四海帮统一了帮内各派系力量,在全台各地广设海字头堂口,进入全盛时期。
1994年,陈永和在完成组织架构改革后把帮主之位交给赵经华。此时势力如日中天的四海帮也与政治的关系进入水乳交融的地步,在同年的台北市长选举中,国民党高层就曾透过警界高官请“大宝”陈永和动员帮派兄弟支持国民党候选人黄大洲。 [2]
1996年2月,四海帮在台北为陈永和与蔺磊洽共同举办告别式,堪称台湾帮派“世纪丧礼”的滥觞。政商各界人物和岛内外各大帮派纷纷参加公祭或致赠挽联、题词。根据警方搜证,当天前往公祭总人数超过两万,为历来之最。 [3]
1997年2月3日,四海帮内的大佬董克诚以副帮主的名义自称,并带领七位四海帮成员至台北市刑警大队,并以帮主赵经华的名义代表,宣布解散四海帮。而帮主赵经华也在美国宣布辞退帮主一职。(表面上四海帮的解散,最主要是要转移台湾警方的监控与打击,实际上四海帮依旧持续活跃着)
1999年3月,杨光南在上海被逮捕。4月,杨光南经澳门交予台湾警方。不料此一消息提早泄露,杨光南抵达澳门后,台湾“刑事局”探员虽已会同澳门航空警局人员在澳门机场入境室等候。但四海帮分子更为神通广大,竟直接进入停机坪,在杨光南下机时即直接将人接走,台警方无功而返。 [1]
新世纪变化
2000年11月,杨光南再次遭到逮捕,并在12月6日遣送回台湾。(杨光南在7日接受警方侦讯时强调,他并非四海帮帮主,因为帮主赵经华的辞去以及多位大老走避海外,所以只是暂代帮主之职来运作四海帮,实际上还是副帮主而已。但是杨光南的声望与实权与帮主是相同的,所以台湾当局也认定杨光南是实际上的帮主)
2010年3月,四海帮于台北市圆山饭店金龙厅举办春酒晚宴席开近百桌,引发各界关注。以“中华四海同心联欢晚会”为名的四海帮春酒晚宴,由第六任帮主张建英发起,广邀各界好友与政、商、影艺界等名流与会,席开超过九十桌。
2011年,大佬蔡冠伦于台北市信义区住家停车场猝死于车内,震惊社会。
2012年11月2日,帮主杨玉斌被人发现在家中猝死,得年五十三岁。检警勘验后,没有发现任何打斗和外力入侵的迹象,由于杨有慢性疾病,初判是身体不适猝死。消息传出后,四海帮几名副帮主、中常委连夜开会,决定由副帮主“自哥”暂代帮主职务。11月4日,四海帮举行帮务大会,选出帮中大佬、中常委“斗云”杨德昀继任新帮主,并于11月10日正式上任。
2014年3月,四海帮在台北圆山饭店12楼大会厅举办2014年的春酒宴,席开108桌,象征「梁山泊108条好汉」,由现任帮主杨德盷发起,以「中华四海同心协会」名义邀宴,共有全台各帮派上千名重量级人物与会。
历任帮主
播报编辑
直系组织
播报编辑
四海帮共有80个以上的直系堂口。
四海帮的直系堂口有:海啸堂、海风堂、海象堂、海浪堂、海旗堂、海嵩堂、海阵堂、海群堂、海义堂、海贵堂、海达堂、海联堂、海猛堂、海仁堂、海鹰堂、海鸣堂、海峰堂、海福堂、海功堂、海云堂、海竹堂、海力堂、海清堂、海强堂、海彪堂、海荣堂、海南堂、海震堂、海勇堂、海胜堂、海润堂、海鸿堂、海华堂、海诚堂、海洋堂、海武堂、海原堂、海战堂、海文堂、海秦堂、海山堂、海地堂、海坤堂、海尊堂、海霸堂、海日堂、海东堂、海峡堂、海威堂、海雷堂、海和堂、海宝堂、海业堂、海德堂、海埔堂、海雄堂、海罡堂、海星堂、海瑞堂、海龙堂、海信堂、海虎堂、海天堂、海盟堂、海鹏堂、海狮堂、海疆堂、海豹堂、海鑫堂、海忠堂、海正堂、海雨堂、海林堂、海防堂、海梁堂、海豪堂、海北堂、海港堂、海魔堂、海盗堂、海沙堂、海森堂等。
相关人物
播报编辑
蔺磊洽
蔺磊洽早年与冯祖语等人共同创立了四海帮,是四海帮创帮元老。60年代初,蔺磊洽进入国防部情报局服役,于70年代以中校官阶退役后回到帮中。90年代,陈永和开始接掌四海帮务,蔺磊洽与陈永和等人竭力发展帮派势力,使四海帮的声势和规模迅速壮大。
蔺磊洽因其为人豪爽仗义、颇具侠士之气概而被道上兄弟称为“侠哥”。其交游广阔,人脉关系良好,与其他帮派角头大老都有着不错的交情,深受各路兄弟的尊敬。
赵经华
赵经华当年在接棒典礼上,曾致赠与会者每人一张纯金打造的“关公金牌”,这张金牌从此被视为象征帮中地位、权力的“四海信物”。1996年,台湾当局开始执行“治平专案”,赵经华也因此走避美国,并于1997年2月在美国宣布辞退帮主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