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海之內皆兄弟

(漢語成語)

鎖定
四海之內皆兄弟(拼音:sìhǎi zhīnèi jiē xiōngd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 《論語·顏淵》。 [4] 
“四海之內皆兄弟”本義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四海:全國,泛指天下),指親如一家。該成語一般獨立成句或作分句,有時也作定語;含褒義。也説“四海皆兄弟”。 [4-5] 
中文名
四海之內皆兄弟
外文名
All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re brothers [6] 
拼    音
sìhǎi zhīnèi jiē xiōngdì
近義詞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天下誰人不識君等
反義詞
世態炎涼舉目無親、手足相殘等
出    處
《論語·顏淵》
成文用法
獨立成句或作分句、定語
語法結構
複句式

四海之內皆兄弟成語出處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顏淵》) [4] 
成語“四海之內皆兄弟”即出自於此。

四海之內皆兄弟成語故事

“四海之內皆兄弟”故事配圖
“四海之內皆兄弟”故事配圖(2張)
孔子在宋國時,因為説話得罪了在宋國掌權的司馬桓魋,司馬桓魋打算刺殺孔子,孔子聽説後,就匆忙離開了宋國。
司馬牛是司馬桓魋的弟弟,因為看不慣哥哥的所作所為,就追隨孔子學習禮儀。
一天,司馬牛問孔子怎樣實踐仁德。孔子説:“仁人,不輕易説話。”司馬牛説:“不輕易説話,這就叫作仁了嗎?”孔子説:“做起來很困難,説話不能想好了再慢慢説嗎?”
後來,司馬桓魋在宋國發動叛亂,消息傳來,司馬牛又害怕又擔心。他向孔子請教怎樣做君子。孔子説:“君子不憂愁,也不恐懼。”司馬牛問道:“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作君子了?這也太容易了吧?”孔子説:“閒來捫心自問,俯仰無愧於心,如果能這樣,又有什麼可憂愁、可恐懼的呢?”
不久之後,司馬桓魋叛亂失敗,被迫逃亡齊國。司馬牛感到自己有這樣不仁義的哥哥,心裏十分痛苦,終日悶悶不樂。
子夏問司馬牛為何終日苦惱。他憂愁地説道:“別人都有兄弟,單單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死生聽之命運,富貴由天安排。君子對待工作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待別人言辭恭謹,合乎禮節,那麼天下之大,到處都會有你的兄弟。君子又何必憂慮沒有兄弟呢?”
司馬牛聽了子夏的勸解之後,遂和同學親如兄弟,不斷增強自己的修養和學問,而不再終日憂愁了。 [2-3] 

四海之內皆兄弟成語寓意

“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是兄弟也”,《論語》中的這句話其實是儒家傳統文化中仁愛思想的集中體現。中國自古就主張不僅要愛親睦鄰,還要“泛愛眾”,而西方“博愛”一詞的含義也是“泛愛一切人”。這一切都充分證明,“四海之內皆兄弟”所傳達出來的仁愛友善思想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的共識。
當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也需要前提要件。那就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這就是“敬”與“恭”。“敬”是自我約束自我完善,以一種謹慎的態度與合宜的行為規範自己。“恭”是待人以真誠,用真誠來尊重別人,用謙卑來表達虔誠的心意。他是社會人際關係和人脈建設的關鍵。只有這樣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以自我謙卑意識,以自己的平等之心視他人為主體,互相尊重才能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兄弟是血緣關係最為密切的同胞,同時又在一個家庭裏共同生活;兄弟和睦相處、齊心協力,就會產生巨大的合力,從而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習近平同志曾用“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來説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的道理。此外,“兄弟”之稱,又往往不限於同一家族,不限於社會人際關係,還可延伸推及至民族關係與國家關係。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協和萬邦的思想在儒家文化中有很深的淵源。諸如“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相關的名言數不勝數。其中“四海之內皆兄弟”可以説是中華民族仁愛精神的最高體現,同時也是中國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時所奉行的一貫的行為準則。 [3] 

四海之內皆兄弟成語運用

四海之內皆兄弟成文用法

“四海之內皆兄弟”意為天下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樣親。該成語多作分句或獨立成句,也作定語;含褒義。常置於“古人云”“俗話説”一類話後面,作為古語被引用。 [4]  [5] 

四海之內皆兄弟運用示例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四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有何傷乎!且請坐。” [4]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六回施俊道:“豈敢,豈敢。‘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焉有見笑之理。”艾虎聽了“皆兄弟也”,以“皆”字當作“結”字,答道:“俺乃粗鄙之人,焉敢與斯文貴客結為兄弟。既蒙不棄,俺就拜你為兄。” [4] 
陳國凱《難得糊塗》二:“我説了聲‘謝謝!’他笑道‘謝什麼,四海之內皆兄弟。丁同志,我真的要感謝你呢。’” [4] 
馮哲《四海之內皆兄弟 人類命運共同體》:由此看來,善於學習的中國人,不僅以天地為師,還可以逆為師,以苦為師。因為,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又一次凝聚了中華人文精神,也又一次重塑了中華精神文明。也因世衞組織的官宣,國際社會積極評價和支持中國抗擊疫情,讓中國與世界又一次共同學習深刻體會了什麼是中國人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人類命運共同體。” [1] 
參考資料
  • 1.    馮哲.四海之內皆兄弟 人類命運共同體[N].中國青年報,2020-02-14(07)
  • 2.    鄭永安 編著.中華成語典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375-376
  • 3.    孔慶國主編.儒家經典成語故事啓示錄[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8.11:243-244
  • 4.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660
  • 5.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117
  • 6.    喻家樓編著. 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8.1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