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會民歌

鎖定
四會民歌分客家山歌、白話民歌、綏江船歌號子三種,其中以逕口鎮元龍嶺一帶的客家山歌流傳最廣。 [3]  四會是嶺南最古老的四個建制縣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四會民歌是當地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昏(婚)期前數日,女且哭且歌,女伴從而和之,以示惜別之意,謂之‘啼哭歌’。每夕女眷來聽啼哭歌者,列坐堂上,女於房中,別稱呼為歌頭,各以啼哭歌數句贈之。歌詞每童而習之,不習則倩女眷之,善歌者預教之。” [1] 
中文名
四會民歌
所屬區域
嶺南
背景介紹
四會民歌在南宋時期已盛行,主要靠民間口頭流傳,至今有800多年曆史。 [2] 
按演唱語言來分,四會民歌主要分為兩種:白話民歌,包括啼哭歌、情歌、勞動歌、禮俗歌、兒歌、運童調等,主要分佈在四會城區以及黃田、江谷、石狗、逕口、龍甫、大沙、威整等鄉鎮;客家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客家情歌、羅源民歌、哭嫁歌等,主要分佈在逕口、江谷、地豆、下茆、羅源等鄉鎮。此外,四會還流傳有綏江船歌(號子)等民歌,分佈在綏江、龍江等流域的漁民和水上居民集聚地。四會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歌詞淳樸生動,通俗易懂,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曲調以羽調、徵調為主,較多出現滑音、倚音,演唱者多為“觸景生情,歌由心出,問字拿腔”,演唱者還根據情緒需要加入“囉”、“嗬”、“啊”、“籲”、“啫”等助語襯詞,有的還落在強拍上,這就使四會民歌的“拖腔”更富有獨特的韻味。
四會民歌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廣泛傳唱,主要以“口傳心授,上輩傳下輩”的方式傳承,是人們抒發情感、交流情誼、鼓舞志氣、教育後輩的重要載體,具有着濃郁的地方特色,頗具民間文學研究價值,是嶺南文化寶庫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會民歌歷史上曾綻放燦爛的光燦,但是隨着歷史發展,四會民歌的生命力已大不如前,目前會唱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四會民歌將面臨失傳的境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