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平腔

(徽劇)

鎖定
四平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屬於弋陽腔的支派之一。2006年5月20日,四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四平腔
分    類
戲曲
發源地
安徽
文化價值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平腔劇種簡介

閩北千年古村中保存戲劇活化石:四平戲 閩北千年古村中保存戲劇活化石:四平戲
嘉靖年間由傳入徽州(今安徽歙縣)一帶的江西弋陽腔演變而成。
盛行於清初,曲調活潑,速度較快,有幫腔,後受崑腔影響,發展了“吹腔”清中葉以後,四平腔被某些地方戲曲如徽劇、婺劇、調腔等所吸收,成為其常用腔調之一,而不作為獨立劇種存在。今徽劇婺劇、調腔等劇種猶保存有四平腔的曲調。
四平腔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除餘姚、海鹽、弋陽、崑山四大聲腔外,產生的又一聲腔,是明末清初曾經盛極一時的古老聲腔,清中葉後漸趨沉寂。
很多戲曲研究者以為四平腔已經絕跡,幸運的是後來在閩東及閩北的千年古村福建政和楊源又發現了這樣古老戲曲的遺存。 [1] 

四平腔歷史記載

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述之甚詳,據該書雲:“南都萬曆以前,公侯與縉紳及富家,凡有宴會小集,多用散樂.……大會則用南戲。其始止二腔,一為弋陽,一為海鹽。弋陽則錯用鄉語,四方士客喜聞之,……後則又有四平,乃稍變弋陽,而令人可通者。"弋陽腔屬於高腔,其聲腔特點為"其節以鼓,其調喧。"(明·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不入管絃,亦無腔調,如今弋陽腔也,(明·楊慎《長庵詩話》)”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明·淩濛初《譚曲雜答)》"字多音少,一泄而盡.又有一人啓口眾人接腔,名為一人,實為眾口。"(清·李漁《閒情偶寄》)因弋陽腔的伴奏僅有鑼鼓,故馮夢龍《三遂平妖傳·序》中亦説其"如弋陽劣戲,一味鑼鼓了事。"由於弋陽腔為適應在南京等都市的演出。經文人的加工,向雅化方向發展,由之產生"稍變",被士大夫認為"令人可通",從而在南京等地流傳開來。明人胡文煥《羣音類選》所收錄之"諸腔類"劇目,即有四平腔劇目,其於書中註明“如弋陽、青陽、太平、四平等腔是也”。這些弋陽腔和四平腔的聲腔特性與劇目均在福建屏南等地四平戲劇種中遺存。

四平腔劇種現狀

古村楊源 古村楊源
“四平戲”又稱“四平腔”,由明代中葉時期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成,嘉靖年間盛行徽州、河南一帶。張謹的後人將河南家鄉的戲帶到楊源村,之後就一代代地傳下來。逢年過節,結婚生子,建房搬遷,楊源村人都會唱戲慶賀。農曆二月初九、八月初六祭祖廟會,一路鑼鼓喧天貫村而行,晚上英節廟裏,連演三天三夜戲,十里八鄉人聚集觀戲,感受那份高昂粗獷、詼諧風趣的古腔餘韻。 [2] 
四平戲在楊源村傳唱了400多年,也被戲劇界譽為中國古代戲曲的活化石,每逢每年農曆二月初九及八月初五,楊源村就要演出四平戲三天三夜,世代沿襲不斷傳承至今。
“我已經學決四平戲30多年頭了。”正在練唱的,是鄉里四平戲劇團的主鼓--張旺洋,現年六十一歲。
四平戲有詞無譜,因此只能口口相傳。
四平戲唱的音調依舊保存古音,如今已經消失,它記譜是用符號,很多人都唱不來,所以當地學的人都是跟着前一輩的老師傅,教一句學一句,難度很大。
四平腔的命名也比較特殊,甚至有些另類。大部分的聲腔都是以產地屬地或地區署名,而四平腔則找不到相對應的地名。
對於楊源鄉的四平戲的傳入,《政和縣縣誌》只記載了寥寥數字:明末清初傳入政和。主要在楊源一帶有“泳霓軒”四平戲班活動。
目前會唱四平腔的人都是七八十歲五六十歲的,“為了鼓勵新生代學習四平戲,村裏出資建了四平戲展館、出資組織演出、專門為傳承人設立工資制度”政和楊源村書記説到。
村裏目前常自發演出,引發周邊的村民都過來走親戚看看戲,讓四平戲走入村民中,村裏小學還特意設了四平戲小戲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