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石梓

鎖定
四川石梓(Gmelina szechwanensis K. Yao),落葉喬木,高達12米,胸徑約20釐米,樹皮棕褐色;小枝圓柱形,纖細,略具縱稜和橢圓形的白色皮孔,幼時密被白色微柔毛,後漸脱落,葉痕凸出。
中文名
四川石梓
拉丁學名
Gmelina szechwanensis K. Yao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石梓屬
四川石梓
保護級別
極危(IUCN標準)

四川石梓形態特徵

四川石梓(新擬)圖版14
Gmelina szechuanensis K. Yao in Addenda.
葉片紙質,卵圓形或倒卵圓形,長5-9釐米,寬4-6.5釐米,頂端鈍圓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略偏斜,全緣,邊緣微反捲,表面近無毛,網狀脈凸出,背面灰白色,被稀疏微柔毛和密生腺點,側脈3-4對;葉柄長2-5釐米,被微柔毛,並具溝槽。果序頂生,總梗密被灰白色微柔毛;苞片宿存,圓形或寬卵圓形,長1-2釐米,寬1-1.5釐米,表面被疏微毛,背面密被微柔毛和腺點,有長約0.5釐米粗柄,密生絨毛;花冠未見;子房卵形,無毛。核果倒卵形,直徑1-1.5釐米,中果皮肉質,幹後黑色,內果皮骨質,全為宿存花萼所包;果萼增大,有4-5不等大的淺裂,外面疏被微柔毛,內面無毛。花果期5-8月。
產四川西南(普格、寧南)。生於海拔1200-3000米的山坡林緣或陽坡山溝邊。模式標本採自四川普格縣洛烏溝。
四川石梓線稿圖 四川石梓線稿圖
與小葉石梓 G. delavayana P. Dop相似,但本種為喬木;苞片宿存,圓形或寬卵圓形,密被微柔毛;花萼宿存,完全包被果實等,可以區別。 [1]  [6] 

四川石梓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3000米的山坡林緣或陽坡山溝邊。 [2] 

四川石梓分佈範圍

產自四川西南(普格、寧南)。模式標本採自四川普格縣洛烏溝。 [2-3] 
海拔下限
1200
海拔上限
30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佈
四川省

四川石梓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