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鎖定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於2021年10月26日印發的發展規劃。 [1] 
有20餘項自貢元素被納入,涵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物流園區等方面。圍繞大通道大樞紐建設全面提升、綜合交通一體銜接能力有效增強、“路旅融合”運輸服務功能品質持續優化。 [6] 
中文名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屬    性
規劃
頒佈時間
2021年10月26日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規劃內容

《規劃》提出,四川“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2萬億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億元、鐵路3000億元、民航250億元、軌道交通2200億元。 [1]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發展歷程

2021年10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2]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印發信息

關於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通知
川府發〔2021〕26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現將《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6日 [3]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規劃全文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目 錄
前 言 ……………………………………………………………… 6
一、發展基礎 ……………………………………………………… 7
(一) “十三五”發展成就 …………………………………… 7
(二)問題短板 ……………………………………………… 10
二、形勢要求 ……………………………………………………… 12
(一)階段性特徵 …………………………………………… 12
(二)方向路徑 ……………………………………………… 13
三、總體思路 ……………………………………………………… 15
(一)指導思想 ……………………………………………… 15
(二)基本原則 ……………………………………………… 15
(三)規劃目標 ……………………………………………… 16
四、夯實重大戰略交通支撐 ……………………………………… 22
(一)支撐全域開放發展 …………………………………… 22
(二)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22
(三)支撐“一干多支”戰略實施 …………………………… 23
(四)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 ………………………………… 23
(五)推動交通強省建設 …………………………………… 24
五、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 25
(一)建設發達的快速網 …………………………………… 25
(二)建設完善的幹線網 …………………………………… 27
(三)建設廣泛的基礎網 …………………………………… 29
六、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 31
(一)共建國際性樞紐集羣 ………………………………… 31
(二)完善樞紐城市佈局 …………………………………… 32
(三)推進樞紐港站一體發展 ……………………………… 33
(四)優化城市內外交通銜接 ……………………………… 34
七、打造人民滿意出行系統 ……………………………………… 35
(一)優化出行服務網絡 …………………………………… 35
(二)提升客運服務品質 …………………………………… 36
八、完善經濟高效貨運系統 ……………………………………… 37
(一)優化貨運服務網絡 …………………………………… 37
(二)推進貨運降本增效 …………………………………… 39
九、推動智慧創新賦能交通 ……………………………………… 40
(一)發展智慧交通 ………………………………………… 40
(二)提升創新能力 ………………………………………… 41
十、促進交通綠色低碳發展 ……………………………………… 41
(一)推動節能降碳 ………………………………………… 41
(二)加強生態保護 ………………………………………… 42
(三)強化污染治理 ………………………………………… 42
十一、提升交通安全應急能力 …………………………………… 43
(一)提升交通本質安全 …………………………………… 43
(二)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 44
(三)完善應急保障體系 …………………………………… 44
十二、發展交通產業和新經濟 …………………………………… 45
(一)做強交通產業企業 …………………………………… 45
(二)培育樞紐廊道經濟 …………………………………… 46
(三)深化交通旅遊融合 …………………………………… 46
十三、健全行業現代治理體系 …………………………………… 47
(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 47
(二)強化基礎設施管養 …………………………………… 48
(三)推進法治交通建設 …………………………………… 49
(四)優化行業營商環境 …………………………………… 49
(五)加強交通文化建設 …………………………………… 50
十四、環境影響評價 ……………………………………………… 50
(一)環境現狀 ……………………………………………… 50
(二)環境影響分析 ………………………………………… 51
(三)承載力分析 …………………………………………… 53
(四)協調性、一致性分析 ………………………………… 53
(五)環境合理性分析 ……………………………………… 54
(六)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 54
(七)評價結論 ……………………………………………… 55
十五、保障措施 …………………………………………………… 56
(一)加強組織領導 ………………………………………… 56
(二)科學組織實施 ………………………………………… 57
(三)強化資金保障 ………………………………………… 57
(四)強化要素保障 ………………………………………… 58
前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的先行官作用,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建設,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是推動四川“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邏輯主線。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融合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具有重大全局意義和先行引領作用。
本規劃是四川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規劃編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和交通運輸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國家“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相銜接,闡明“十四五”時期四川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明確重大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是指導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期至 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一、發展基礎
(一)“十三五”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是迄今為止四川交通發展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交通運輸部等國家有關部委指導支持下,四川交通運輸行業堅決打贏交通脱貧攻堅戰、加快建設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大幅提升運輸服務質效、穩步推進行業改革創新,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提供了堅強保障。五年來,全省綜合交通完成投資 1.3 萬億元,綜合交通線網裏程從 33 萬公里增至 41 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從 4442 公里增至 5312 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裏程從 6016 公里增至 8140 公里,高等級航道里程從 1321 公里增至 1648 公里,民用運輸機場數量從 13個增至 15 個,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從 88 公里增至 558 公里,四川已成為線網規模排名全國前列的交通大省。
服務支撐重大戰略作用凸顯。“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建設成效突出,西成客專、成貴高鐵、成資渝高速等項目建成通車,進出川大通道由 26 條增至 38 條(鐵路 11條、高速公路 24 條、水路 3 條);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全面推進、嘉陵江川境段全線復航;天府國際機場建成通航,雙流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線達 130 條,高峯小時容量達 58 架次,成都在成渝地區的樞紐地位進一步顯現。支撐“主幹”增功能、強帶動,成都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及客運量分別居全國第四、第五,成德眉資交通同城化加快,成都平原經濟區客運量、貨運量佔全省比例分別達到 56%、57%。助推“多支”破瓶頸、增後勁,鐵路覆蓋 19 個市(州),高速公路覆蓋全省 21 個市(州)政府所在地、136 個縣(市、區),川東北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川南、攀西對外通道羣加快形成,川西北結束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保障改善民生成效顯著。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 11.8 萬公里,打贏了全國最大規模的交通脱貧攻堅戰,惠及 3456 萬貧困地區人口,88 個貧困縣全面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政,內地貧困地區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三州所有縣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村運輸“金通工程”覆蓋所有貧困縣,“交通+電商快遞”“慢火車”等交通扶貧模式快速發展。旅客出行服務普惠多樣,客運結構持續優化,2016至 2019 年鐵路、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長 15%、12%;2020 年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 4074 萬人次、居全國第二;成渝高鐵完成提質改造,成綿樂、成雅、成灌(彭)等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川渝毗鄰地區開通 5 條省際公交,成德眉資9 條跨城公交常態化運行;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春風行動”。
助力經濟循環更加順暢。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突破 7000 列、居全國第一,雙流機場五年完成貨郵吞吐量 321萬噸,開通鐵海聯運班列 6 條、鐵水聯運班列 11 條、集裝箱班輪航線 12 條,建成郵政快遞網點 2.5 萬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佔 GDP 比重下降到 14.9%,較 2015 年下降 3.4 個百分點。建成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大橋等超級工程,高速公路實現 ETC 全覆蓋,建成全國首個鐵路智慧無人港,有效處置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新冠肺炎疫情交通防控取得重大成效,為供應鏈、產業鏈循環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保障。完成長江干線 88 座非法碼頭整治,新增(更新)公交車中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佔比達 90%。建成新川九路、理亞路等交旅融合示範路線,打造雅安天全、夾江天福等高速公路主題服務區,“交通+”新經濟發展初見成效。
點擊參考鏈接閲讀全文 [4] 

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四川“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2萬億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億元、鐵路3000億元、民航250億元、軌道交通2200億元。 [1] 
2021年11月26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總規劃師寇小兵就《規劃》進行深入解讀。
未來5年如何總體考慮?
寇小兵用“1、2、3、4、5、10”幾個數字來解讀。
“1”即“1個總目標”,指的是萬億、兩圈、三網,主要總結了投資、客貨服務效果、基礎設施覆蓋的發展目標。
“2”即“2大牽引工程”,分別為綜合立體交通主骨架和樞紐集羣,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的一些標誌性的重點工程。
“3”即“3個新階段”,是對階段性特徵的判斷,即四川交通將進入“由蜀道通向蜀道暢跨越、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跨越、由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向國際門户樞紐跨越”的新階段。
“4”即“4個精準”,指的是發展的總體思路,即圍繞四川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精準發力,圍繞“一干多支”精準施策,圍繞交通強省建設總目標精準突破,圍繞四川交通高質量發展精準投放。
“5”即“5個發展指引”,圍繞各運輸方式的發展定位與短板,協同推進鐵路強通道、公路提品質、水運挖潛能、航空擴能級、郵政優體系。
“10”即“10項重點任務”,可概況為“一強、二補、三融、四優”,從重大戰略、基礎設施、跨界融合、運行體系等角度提出。 [5] 
面向長遠如何部署?
《規劃》錨定2035年全面建成交通強省目標,提出了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佈局,包括了對外、內部的主骨架,以及“三位一體”樞紐系統佈局。其中,對外主骨架是“四向八廊”,依託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在成渝地區佈局的3條主軸、2條走廊、2條通道,拓展四川的戰略位勢和輻射空間。內部主骨架是“1軸2環3帶4聯”。重點結合“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佈局和“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形成“1軸2環3帶4聯”省域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三位一體”樞紐系統,強調樞紐集羣、樞紐城市、樞紐站點之間的協同發展。
如何支撐多重戰略?
圍繞支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着力構建“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南向深度融入東南亞南亞國際市場,合力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暢通公鐵陸海聯運通道;西向加快融入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開闢進疆入藏戰略通道;東向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強化沿長江綜合交通走廊;北向積極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快提升川陝高速公路通道能力。
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突出交通對“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佈局的支撐作用,提升主軸通道能力,加快形成成渝雙核間由三條高速鐵路和四條高速公路構成的通道集羣。
圍繞“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一方面,強化交通運輸對支撐“一體化”“同城化”發展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強化五區協同發展,力爭到2025年川南、川東北、攀西、川西北至成都平原的陸路大通道能力分別提升20%、40%、70%、160%。
圍繞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提出進一步完善溝通西南和西北、銜接“一帶”和“一路”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形成四川“通疆達海”大循環大通道。
圍繞推動交通強省建設,高質量完成交通強國建設“6+1”項試點任務。
高質量發展如何推進?
《規劃》對智慧創新、綠色低碳、安全應急提出了四川交通發展任務。
智慧創新方面,將從擴大智慧交通技術設備使用及覆蓋、夯實行業創新能力等方面促進交通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綠色低碳方面,在“十四五”期主要圍繞“推動節能降碳、加強生態保護、強化污染治理”促進交通與生態環境融合發展,推動四川交通運輸領域早日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
安全應急方面,重點關注安全防控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施策,圍繞災區生命線路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危舊橋改造、老舊閘壩除險、通航河道橋樑防撞等重點,提升設施本質安全水平,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健全應急保障體系,完善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佈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