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中国四川省境内民办高校
收藏
0有用+1
0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享有“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之称的德阳市 [23]
学校前身是于1995年成立的剑南武术馆;2004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警安职业学院;2012年,更名为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1] [35]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罗江、绵竹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2.4亩,有10个二级学院,70余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有本科专业31个,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教职工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32人。 [23] [62-63]
中文名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外文名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简    称
川工科
所在地
德阳市
创办时间
1995年
办学性质
民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袁闻聪校长:张小南
本科专业
31个(截至2025年6月) [62]
院系设置
10个二级学院(截至2025年6月) [50]
校    训
明德、博学、笃行、创新 [50]
地    址
罗江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大学路59号
绵竹校区:四川省德阳市绵竹新市经济开发区
院校代码
13816
主要奖项
2021年度“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38]
2021年度罗江区校企合作先进单位 [39]
2018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37]
占地面积
2432.4 亩 [61](截至2025年6月)
在校学生
近3万人(截至2025年6月) [62]
教职工
1500人(截至2025年6月) [62]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99禁拒少旬纹5年,成立剑南微匪武术馆。 [1]
2004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警安职业学妹连朽院。 [35]
2012年,更名为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2018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6]
2020年7月,加白浆询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36]
2021年,学校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42]
2023趋祝试年6月29日凝拳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白俄罗斯文化交流中心遥颂捉揭牌仪式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国际学院举行。 [49]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6月, 学校有10个二级学院,70余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有本科专业31个。 [23] [62-63]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22年招生专业
二级学院
办学层次
专业名称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 [24]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
专科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
本科
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
本科
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专科
大数据与会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7]
本科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艺术设计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专科
工程造价、室内艺术设计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专科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
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专科
社会体育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护理学院 [30]
本科
护理学
专科
护理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31]
本科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专科
学前教育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
专科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航空学院 [33]
本科
——
专科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国际学院 [34]
本科
——
专科
护理(涉外护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涉外酒店)、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学徒制实验班)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58]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32人、外聘教师62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3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58人。 [50] [62]
类别
名单
高职高专国家骨干教师
李长福
四川省教学名师
陈堂、王进、梁国民、邓跃宁
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团队、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梁国民
泸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梁国民 [2-5] [10] [43]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2个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建有17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86个校外实训基地,四川龑江足球竞训基地1个。 [6-9] [15] [23] [62-63]
类别
名称
省级民办重点特色专业
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省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
酒店管理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车辆工程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财务管理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汽车机械结构、仓储管理实务、酒店营销实务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FPGA技术及应用、数学建模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管理类)、旅游经济学、财务管理学、学前教育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
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课
工程测量
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9] [15] [43-44]
  • 教学成果
2020-2021年,学校获四川省民办高校2021年“产教协同育人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 [15] [42]
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成果奖
奖项
时间
“一带一路”倡议下“一基一体”两突出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年
“三式四师五管六抓六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2020年 [15]
  • 学生成绩
2020-2021年,学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3项,省级一等奖27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4项,优秀奖9项。 [42]

交流合作

  •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为学生出国深造和语言培训提供广阔平台。学校在引进国际优质教育平台的同时,也把学校优势教育资源带到海外,分别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已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百人。设立校长奖学金招收国际学生,目前有来自沿线国家的学历教育留学生近百人。 [23] [63]
2018年3月,学校与泰国梅州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4月16日,学校与日本医疗大学缔结成为友好学校,并正式启动与对马医疗福祉集团共建的对马国际医疗福祉班,共同合作培养高级护理人才;17日,非洲加纳摄政大学科技学院校长尼古拉斯、库马里西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学院院长Poku博士、研究所所长Darko博士来校展开交流合作访谈。 [19]
2023年6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白俄罗斯文化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国际学院举行 [51]
  • 校企合作
2018年11月12日,学院与四川兴天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意向; [22]11月28日,学校与罗江区人民医院、绵竹市人民医院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广汉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等10家友好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20]12月21日,与康年国际酒店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康年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和“川工科康年国际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养创基地”。 [21]
  • 校地合作
2018年3月,学校与罗江区教育局机器人、国防暨科技创新教育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4月,罗江区高教职教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揭牌仪式在该校指挥部举行。
2017年12月,学校与罗江经开区以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科研合作等校地合作内容展开交流,并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17-18]
  • 对口帮扶
2019年4月,学院与对口帮扶地马尔康市沙尔宗镇联合举行帮扶工作座谈研讨会。 [48]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工作室、车辆工程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研究和实训机构。 [23] [63]
类别
名称
院士工作室
中国科学院顾秉林院士工作室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能源专用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社科研究基地
德阳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传统体育与康养文化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研究中心、红色歌谣研究中心、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
车辆工程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李调元研究会 [23] [45-46]

科研成果

2020-2021年,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04项,实现包括科研论文、获奖、专利等在内的科研成果186项;获德阳市社科成果奖3项;获德阳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9项。 [42] [47]
2022-2023学年,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9项。其中四川省教育厅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1项;四川省教育厅2022年全省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1项;四川省教育厅2022年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2023年课题1项;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教科研项目立项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32项;德阳市社科规划项目共7项,其中成德绵专项1个,一般项目5个,自筹项目1个;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专项”1项,市级中心项目共80个,其中红色歌谣研究中心立项7个,德阳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立项13个,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立项8个,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研究中心立项16个,文化旅游研究中心11个,传统体育与康养文化研究中心11个,德阳市新能源专用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罗江区揭榜挂帅项目8个;学校校级教科研立项课题71项。各级科研获奖共计12个,其中获市级奖项6个,国家与省级中心、协会奖项3个,区级1个,市级协会2个 [50]
2021年德阳市“十四五”社科规划项目
项目负责人
课题名称
项目参与人
陈会平
全域视阀下德阳市智慧乡村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研究
韦运玲、吴煌、邓 斌、熊欢、邓鼎成
胡观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德阳通航产业布局和战略研究
刘卫东、刘翠、张 东国、毛慧、方敏
李雨阳
德阳市古蜀文化旅游目的地可达性评价
赵明楠、刘正银、 陈心歌、陈乐民、左逸帆、 李金鹏
夏位前
基于大数据的德阳农村数字经济建设需求与D对策
---
韩未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德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卢淑梅、周玉笛、 郑建、杨永岗、张志、谢子欢
徐伟
古蜀文化保护研究
代娜、张波、刘红君
江春雷
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组织与管理研究
蔡林、江晓燕、吴玲
冯军成
红色歌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刘钊、陈春蕾、温子辉、郑磊、马娟花
魏来
经典文学阅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东国、邓杰、王少 鹏、陈昕海、邓卜豪
资料来源: [40]
2018年德阳市“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
负责人及主要成员
课题名称
完成时间
课题形式
王文明、李海伟、胡亮、江晓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大学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2018.9
论文
李海伟、王文明、方敏、吕莉,王雪,冯士琳,蔡静静
95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8.7
论文
吴玲、陈堂、江晓燕、熊定永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协调发展观研究--以罗江区为例
2018.8
论文
李相美、郑建、方敏、孙芙蓉,谢恩,龙宁斐
文化自信引领会计诚信的重建
2018.9
论文
刘翠、郑江华、王杰、韩未斌
德阳文化品牌构建途径研究
2018.8
论文
王杰、何茜、刘翠、梁坤,胡观凯,石峥嵘,刘丹
贫困农户的脱贫路径探讨——基于德阳市农村社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8.9
论文
易小兰、徐燕、高文、何运琪,张传英,周艳梅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9
论文
耿娟娟、叶万红、程其
勇、黄皓、王杰、刘翠,荷西
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创新型德阳建设为例
2018.8
论文
韩未斌、郑建、卢淑梅、刘翠,刘丹,唐茂钢,张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德阳市建设世界智造之都提升路径研究
2018.8
论文
叶万红、耿娟娟、程其勇,黄皓,刘翠,张勇
生态文明视角下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研究——以德阳市白马关镇为例
2018.8
论文
谢恩、陈堂、孙芙蓉、蔡明,张利
“成德同城化”对德阳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18.8
论文
资料来源: [11]
2020年德阳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作者
论文题目
刘翠、郭桂萍
“一基一体两突出”留学生培养模式初探——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为例
廖洪清
应用型本科教育:属性、特征与育人路径研究
梁坤
布达拉宫旅游商业化的社区治理研究——基于权力与利益
资料来源: [47]

学术资源

  • 学术刊物
《四川工科论坛》是由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教育观察、理学·工学、经济·管理、教学论坛、德育研究等六大栏目。 [13]
  • 馆藏资源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275万余册,纸质期刊近500种。配置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字资源平台、维普智立方等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电子资源总量达到1105万余册(包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同时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TSL)开展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配备有金盘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文献资源“藏、借、阅、咨”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多渠道的读者现代服务与管理模式 [14] [50]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校徽为圆形徽标,内环上方是“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中文字样,下方是“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英文字样,中间为篆书“工科”的组合字体。 [42]
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训
明德、博学、笃行、创新 [50]
  • 校风
厚德载物,止于至善
  • 教风
治学善导,教书育人
  • 学风
勤学善思,求实创新
  • 精神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41]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5月,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拥有罗江校区与绵竹校区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347亩 [56]

罗江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大学路59号 [55]。截至2023年4月,该校区为护理、食品科学以及公共体育等专业学生的学习地点 [57]
罗江校区与绵竹校区

绵竹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新市经济开发区 [55]。截至2023年4月,体育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绵竹校区进行学习和训练 [57]
(图集\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60]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
袁闻聪
校长
张小南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参考资料: [12] [59]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时间
荣誉奖项
2017年
被评为四川省依法办学示范学校 [52]
2022年
2021年四川省学校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 [53]
2023年
2022年度四川省易班共建高校评优工作中获优秀共建高校 [54]

地图信息

播报
编辑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罗江校区)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8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1200/年
门禁

校园环境

3个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