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大學工學院

鎖定
四川大學工學院是四川省境內一所學校。 [1] 
中文名
四川大學工學院
成立時間
1947年

四川大學工學院辦學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四川省外的許多企、事業單位內遷四川,客觀上對大學提出了增設系科培養人才的需求,也為科技文化交流、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改善辦學條件帶來了良機。
1944年,四川大學提出了“增設實科”的計劃和申請,報經教育部批准後,在理學院內增設了土木水利工程系和航空工程系,聘請當時中央水工試驗室的張有齡教授和中央航空研究院的林致平教授分別擔任兩系的系主任。
1945年3月,學校再次報經原教育部同意,增設了機械電機工程系,並決定設理工學院,院長由原理學院院長鄭愈教授擔任。增設工科以後,學校積創辦了水工試驗室,修建機械實習館,接收各式退役飛機、發動機和一批儀表。廠房、土地等,從而為工科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1947年夏,經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學的理工學院即分設為理學院和工學院。

四川大學工學院辦學條件

工學院即從四川大學校本部遷到錦江另側的原兵工廠內,由李壽同教授首任院長,後由林啓庸教授繼任。由於工學院與校本部隔江相距較遠,因而設立了院辦公室、註冊組、圖書館、體育室、事務科、醫務室、舍務室等配套機構,為師生職工的教學、工作及生活服務。

四川大學工學院歷史沿革

1948年,報經教育部批准:增設了化學工程系,機械電機工程系分設為機械工程系和電機工程系。這時,四川大學的工學院已成為具有五個系的多科性工學院。
1949年秋,工學院共有專、兼職教授26人、副教授8人、講師8人,助教31人。
1950年1月,成都軍管會的軍代表小組進校組成四川大學臨時校務管理委員會。2月,首次校務管理委員會決定,任命林啓庸教授為工學院院長,彭榮閣教授為土木水利系主任,饒國璋教授為航空系主任,寧開平教授為機械系主任,陳秉良教授為電機系主任,何玉昆教授為化工系主任。
1952年,四川大學的文、理、法、師學院的建制撤消,保留了工、農學院的建制。根據中央批准的西南地區高等學校工學院局部調整方案規定:川大工學院的土木水利系劃分為土木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川北大學的水利系及化工系調人川大工學院的水利系及化工系;西南工業專科學校 水利科和土木科的水利組調人川大工學院水利系;川大工學院的化工系調整到新建的四川化工學院;川大工學院的航空系調整到北京航空學院。調整以後,由寧開平繼任機械系主任,陳秉良繼任電機系主任,梁錫瑛任土木系主任,李國潤任水利系主任。
1953年7月,高教部召開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四川化工學院副院長鄭方和四川大學工學院院長康振黃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做出了關於將四川大學工學院和四川化工學院於1954年暑期合併,建立四川工學院的決定。遵照高教部及西南高教局的指示,由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新建的成都工學院於1954年8月27日隆重舉行了建校典禮,由許琦之院長宣佈成都工學院正式成立。

四川大學工學院檔案內容

四川大學工學院全宗內容包括:教育部有關制度文件;工學院概況、資料彙集;教職員履歷、工資、名冊及人事調動、院系編制等;學生名冊、部分學院學生成績冊及學生證書等共33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