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四姑娘山國家地質公園

鎖定
四川四姑娘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位於四川省阿土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中國地貌第一階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汶川縣卧龍自然保護區毗連。2005年8月國土資源部批准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公園為極高山山嶽地貌、第四紀冰川地貌,河流溯源切割強烈,谷深坡陡,相對高差達2000〜2500m。分為中切割極高山、深切割高山和深切割高中山3個地貌區,發育規模大小不等的數十條現代冰川。 [1] 
中文名
四川四姑娘山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
四川省阿土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
管理單位
國土資源部
批准時間
2005年8月
成因分析
四姑娘山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海侵、隆起造山、冰川雕塑幾個階段:在4.9億年以前四姑娘山地區是一個古大陸,之後,隨着不斷廣泛的海侵,園區處於淺海陸棚和廣闊的陸表海環境。
進入三疊紀末期,由於古特提斯洋的消減閉合,致使昌都陸塊、揚子陸塊和華北陸塊碰撞,導致甘孜—松潘海槽關閉,海水退出,結束了區內海洋歷史,進入碰撞造山和陸內變形新時期。從距今2.05~1.37億年的侏羅紀開始至距今6500~260萬年的古近紀—新近紀期間區內無沉積。這一時期主要表現為隆升形成高原,並伴隨大規模酸性岩漿侵位。四姑娘山燕山期花崗質岩石就是這一時期酸性岩漿(富含硅元素的岩漿)侵位的地質記錄。
從距今260萬年開始進入了第四紀至人類紀。隨青藏高原整體抬升,公園內海拔迅速增高。冰期時氣候轉冷,而且由於海拔較高,形成第四紀冰川以山嶽冰川。約從距今1萬年的冰後期開始,冰川大面上局部地區殘留了現代冰川,氣候總體轉暖。
低處河流侵蝕作用加強,在原冰川U形谷地貌的基礎上,下切形成V形谷,沿山間河谷地帶形成了河流沖積階地及河漫灘。至此,四姑娘山地區的地貌格架就己基本形成了。隨第四紀繼續隆升,在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的長期雕塑下,逐漸使各種景觀豐滿完美,更具魅力,從而形成四姑娘山獨特的風景。
參考資料
  • 1.    陳安澤.旅遊地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