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鎖定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是四川省境內一所學校。 [1] 
中文名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地    址
四川省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辦學條件

開辦之初,以培養農政官員為主。學生由各縣按限額申送,經考試後人學,一般年齡稍大,國學基礎較高。先辦別科,學制三年。以科類而論,開辦之初即設農別科、蠶別科。1911年以後,增設本科和林業別科、本科、專門部預科,改稱四川高等農業學堂。培養方向轉向以培養農業技術人才,推廣新技術,開發川邊為主。教師大多是日本留學生,對四川地區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非常有利。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辦學背景

在清末廢科舉、辦新學,推廣近代科學技術的潮流中,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應運而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6月,由四川布政使許涵度奏請在農政總局下設置農業學堂。許認為:“四川土膠民勤,不患農事不興,而患農民不智;不患古法不守,而患新法不知。”川督錫良在參加該學堂開學典禮時,也講了辦學的目的:“蜀中沃野千里,古稱陸海。夙以蠶絲之利與世相競,徒以墨守故法,利寢外滋,故不能不提倡農學,以為振興野業之預備。”學堂初設皇城後宰門寶川局舊址,並另有桑園、試驗場各一處。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歷史沿革

1910年遷東門外白塔寺附近的試驗場,約220多畝。農業學堂辦學宗旨從四川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以及農業生產水平出發,傳授農業必須知識和技能。設農業、蠶業、林業預科和本科。
1911年後,改稱四川高等農業學堂。
1912年農業學堂改名為四川高等農業學校。
1914年為適應全省專門學校改制,正名為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至1927年連同其他五大專門學校組建成為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最後成為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歷任領導

學校校長先後由洪守汝(1906年至1912年)、江書祥(1912年至1914年,1916年至1919年,1921年至1922年)、凌春鴻(1914年至1916年)、陳海彰(1916年)、李振舊(1922年至1923年)、高巍(1919年至1921年,1923年至1924年)、鄭良(1924年至1925年)、董仁清(1925年至1926年)等擔任。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檔案內容

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全宗檔案共131卷,大致按內容編流水號排列,主要內容有學校情況一覽,上級機關的綜合性來文,學科、學籍情況、教職員聘任、經費以及一般事務的來往函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