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季青

(中藥)

鎖定
四季青,中藥名。屬於冬青科的植物,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常生長於疏林中。其味苦、澀,性涼。歸肺、大腸、膀胱經,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等。常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脅痛,熱淋,燒燙傷,皮膚潰瘍。
別    名
紅冬青
大葉冬青
油葉樹
樹頂子
中文學名
四季青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無患子目
冬青科
冬青屬
冬青
分佈區域
長江以南各地
採收時間
秋、冬二季
用    量
15-60g
毒    性
無毒

四季青入藥部位

冬青科植物冬青的葉。

四季青性味

味苦、澀,性涼。

四季青歸經

歸肺、大腸、膀胱經。

四季青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祛瘀。

四季青主治

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脅痛,熱淋,燒燙傷,皮膚潰瘍。

四季青用法用量

15-60g。外用適量,水煎外塗。

四季青使用注意

四季青煎劑內服可引起輕度噁心和食慾減退,四季青塗布於早期燒傷創面也可有持續5-10分鐘的一過性疼痛。

四季青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殘枝、枯葉及雜質,略潤,切成絲,乾燥,篩去灰屑。本品為大小、長短不一的絲狀,革質。上表面光滑有光澤,灰綠色或暗褐色,下表面色較淺,主脈微隆。氣微清香,味苦、微澀。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

四季青生理特性

冬青,常綠喬木,高可達12m。樹皮灰色或淡灰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5-375px;葉片革質,通常狹長橢圓形,長6-250px,寬2-87.5px,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很少圓形,邊緣疏生淺鋸齒,上面深綠色而有光澤,冬季變紫紅色,中脈在下面隆起。花單性,雌雄異株,聚傘花序着生於葉腋外或葉腋內;花萼4裂,花瓣4,淡紫色;雄蕊4;子房上位。核果橢圓形,長6-10mm,熟時紅色,內含核4顆,果柄長約5mm。花期5月,果熟期10月。其喜向陽的、温暖濕潤的氣候,土層深厚的肥沃的土壤栽培,常生長於疏林中。

四季青產地

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

四季青相關論述

1冬青之名始見於《新修本草》:“女貞”條下,雲:“女貞葉似枸骨及冬青樹。”
2《本草圖經》:“燒灰,面膏塗之、治皸瘃殊效、兼滅瘢疵。”
3《本草拾遺》雲:“冬青,其葉堪染緋,子浸酒去風血,補益。木肌白有文,作象齒笏。冬月青翠,故名冬青,江東人呼為凍生。李邕又云:出五台山,葉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熱,與此亦小有異同,當是兩種冬青。”
4《本草綱目》始將冬青從女貞條中分出,並雲:“凍青亦女貞別種也。山中時有之。但以葉微團而子赤者為凍青,葉長而子黑者為女貞。” [1] 
5《植物名實圖考》冬青條下有兩圖。左上方圖為一帶葉花枝,花序呈頂生圓錐狀,葉片全緣,應是女貞,在文中有云“俗以接木樨花者,亦可放蠟”也是指女貞。而右下圖為一帶葉、果枝,果生於葉腋或枝幹上,葉緣具鋸齒,則為本種。
[2]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