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姓

(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的四大望族)

鎖定
四姓通常指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非常有名望的四大望族,由於姓氏不同,而稱為“四姓”。同時某些四種不同階級,不同等次的劃分方法也成為“四姓”。如南北朝以郡望或官位分為甲、乙、丙、丁四等,謂之四姓。又如印度社會的四種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奢、首陀羅)又稱四種姓、四姓種或四品人。四姓全國人數4430人,北京人數10人,主要分佈安徽、雲南,起源不詳。
中文名
四姓
釋義1
指歷史上某時期有名望的四大望族
出    處
《後漢書·明帝紀》
釋義2
印度社會的四種階級
四,讀音
作sì(ㄙˋ)
淵源1
源於肆姓紀
淵源2
源於子姓
淵源3
源於鮮卑族
淵源4
源於蒙古族

四姓詞典釋義

(1).指四個姓氏。自漢以來,歷代多有以四個名門貴族的姓氏合稱為四姓的。如:東漢明帝時外戚有樊、郭、陰、馬四姓(見《後漢書·明帝紀》李賢注);三國蜀有焦、婁、孟、毛四姓(見晉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吳有朱、張、顧、陸四姓(見《文選·陸機〈吳趨行〉》李善注);晉廣陵郡有雷、蔣、谷、魯四姓(見《晉書·劉頌傳》);唐有崔、盧、李、鄭四姓(見《新唐書·儒學傳中·柳衝》)等。
(2).南北朝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為甲、乙、丙、丁四等,謂之四姓。《梁書·張綰傳》:“綰在郡,述《制旨禮記正言》義,四姓衣冠士子聽者常數百人。”《新唐書·儒學傳中·柳衝》:“郡姓者,以中國士人差第閥閲為之制……尚書、領、護而上者為‘甲姓’,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吏部正員郎為‘丁姓’。凡得入者,謂之‘四姓’。”
(3).泛指名門貴族。南朝陳徐陵 《序》:“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明唐寅 《金粉福地賦》:“貯四姓之良家,延諸姑與伯姊。 [1] 

四姓歷史稱謂

四姓是指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非常有名望的四大望族,由於姓氏不同,而稱為“四姓”。
清河崔氏以崔宗伯為首
太原王氏以王瓊為首
其四姓為當時望族,其女皆納皇帝后宮,以示寵幸。
後漢明帝時:
樊姓(外戚)

四姓基本介紹

四
四[四,讀音作sì(ㄙˋ),繁體字仍為“四”,不可寫作“肆”]

四姓姓氏淵源

四姓 四姓
四(sì)姓源出有:

四姓第一個淵源

源於肆姓紀,出自遠古部落氏族首領肆姓紀,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傳説,中華民族遠祖的裔序為:(混沌)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伍龍紀→攝提紀→合熊紀→連遙紀→肆姓紀→有巢氏燧人氏→虙犧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黃帝少昊顓頊→高辛氏→唐→虞→夏商湯→姬周……
顯然,這個世系的前十二世是無文字可考的,是傳説文化。但本書認為,傳説文化也是歷史,因此,肆氏的淵源或許就是出自肆姓紀,這有待進一步考證。

四姓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肆臣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學家應劭在《全後漢文》中引《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大夫叫肆臣。肆氏為肆臣之後,到漢朝時期還有漁陽(今北京)太守肆敏,子孫因居之。其後有簡文為四氏者。

四姓第三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子卿,屬於以諡號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説,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負責軍事的上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宋湣公的戲弄和侮辱,忿而殺之,隨後立公子子游為君。南宮長萬的弒君舉動不管事出何因,皆為大逆不道,因此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説為君,是為宋桓公。這位宋桓公的寵妃甚多,生有七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蕩、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宋桓公病逝,由太子子茲甫繼位,這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君主宋襄公
在宋桓公第四個兒子子四魚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四氏、或魚氏,世代相傳,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四氏族人皆尊奉子四魚為得姓始祖。

四姓第四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拓拔部中有自、獨、膊四個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稱為姓氏,後漢化分稱ҁ氏、自氏、獨氏、膊氏,並世代沿傳至今。在古代,“𠒁”字就是“死”的古體字,因此,𠒁氏就是死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396)將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今河南洛陽)入主中原之後,𠒁氏(死氏)與大多數鮮卑民族一樣,皆融入漢族。
隋、唐以後,有氏(死氏)族人嫌其姓氏用字不雅,遂改為諧音的思氏、肆氏、亖氏等,但原本的氏(死氏)仍世代相傳至今。其後,肆氏、亖氏皆簡化為四氏,世代沿傳至今。

四姓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杜爾伯特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杜爾伯特氏,本稱杜日伯德氏,詞幹就是“杜日伯”,漢義“四”。據史籍《蒙古秘史》的記載,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十二世祖乞顏·道布莫爾根的兄長乞顏·道蛙鎖呼爾有四個兒子,被合稱為杜爾伯特氏,世代相因且一直遊牧於嫩江兩岸,史稱杜爾伯特部。一直到清朝初期的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滿清政府正式統一中國後,在蒙古地域開始實行盟旗制,即將整個漠南地區分為二十四部、四十九旗,並定名為東四盟、西二盟,其東四盟之一定稱為哲里木盟,杜爾伯特部隸屬之,後改製為杜爾伯特旗
蒙古杜爾伯特部族人,在明清時期即有取姓氏漢義為漢化姓氏者,稱四氏,主要分佈在今黑龍江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旗一帶,世代相傳。

四姓得姓始祖

子四魚、乞顏·道蛙鎖呼爾。

四姓遷徙分佈

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因“四”與“死”諧音,因此改稱四方氏(與合姓四方氏不同宗、不同源),名列在第一千八百二十一位。
分佈頗廣,今雲南瀘水,廣西灌陽,山西太原長治運城臨汾朔州呂梁地區均有。漢族、傈僳族此姓。春秋時越國有四水;宋代有四象,慶元年間為汀州知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