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大春晚

鎖定
“每年文化部的春晚都是從五六月啓動,九十月開始集中籌備,可我們也沒有得到播出通知,春晚不再辦了。”記者從文化部藝術司演出管理處獲悉,2014年文化部春節晚會已確定停辦,1992年開始舉辦的這一晚會,春節期間將作別觀眾。

目錄

四大春晚簡介

四大春晚詳細內容

文化部春晚
文化部春晚(12張)
雙擁晚會、公安部春晚、文化部春晚和央視春晚被稱為“春節四大晚會”。20多年來,3台晚會與央視春晚一樣,已成為中國人春節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春節的舞台上,少不了擁軍愛民的親切祝願,少不了文化舞台精品力作的優美展示,也少不了文藝大家庭的歡聲笑語。 [1] 

四大春晚歷史發展

歷年雙擁晚會片頭
歷年雙擁晚會片頭(5張)
1990年首次推出的“雙擁晚會”也叫軍民迎新春文藝晚會,由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國家民政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總政聯合主辦,緊跟時代步伐、謳歌時代精神是雙擁晚會不變的主題。 [1] 
從1987年起,公安部春晚在歷經27年的努力與堅持之後,已經成為一個具備公安工作年度記憶性質的藝術化、儀式化、電視化的中國警民大拜年。1995年《萬家燈火平安夜》獲得成功後,公安部春晚在每年大年初二有了固定不變的播出時間,坐穩了“四大春晚”之一的位置。 [1] 
文化部春節晚會一向以高雅、優美著稱,每年大年初一晚8點準時和觀眾見面,以“薈萃名家與經典,奉獻藝術與美好”為主題,展現的是全國文藝界的創作成就和表演水平。從中央到地方藝術院團的表演中,從音樂、舞蹈到戲曲作品裏,這台晚會就像一面鏡子,在海內外向世界展示着中國最頂尖的藝術作品和藝術人才。 [1] 

四大春晚現狀

據報道,為倡導熒屏節儉之風,2013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門下發《關於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央視以及各大衞視的跨年、元旦、春節晚會進行嚴格把控,同一時間不能出現超過三台晚會,這三張“入場券”將按照審批的先後順序發放;此外各家衞視只能在這三台晚會中選擇一台來辦。 [1] 
此前,熒屏上中秋和跨年晚會已經紛紛被取消或簡辦,一時間電視晚會數量驟減,一味追求大場面、大舞美、大製作,奢華浪費、競相攀比等不良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據悉,在“節儉令”的大背景下,往年不計成本比拼豪華、爭搶明星的各大衞視的春節晚會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壓縮。 [1] 
為響應“節儉令”,中央電視台不但從中秋到元旦減少播出17項晚會類節目,佔原計劃播出量的50%左右,而且自2014年起減少播出56項晚會類節目,佔以往播出量的60%左右。據中央電視台有關負責人介紹,央視將繼續辦好以《春節聯歡晚會》為代表的自主創辦品牌晚會,杜絕過度使用聲光特效、舞台佈景等,不搞異地分會場晚會,減少明星大腕,並邀請更多基層羣眾,打造真正的“羣眾大舞台”。 [1] 
“雙擁晚會”《公安部春節電視文藝晚會》《文化部春晚》停辦前稱中國中央電視台三檔晚會和《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並稱“四大晚會”或“四大春晚”,“雙擁晚會”、《公安部春節電視文藝晚會》、《文化部春晚》停辦和《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開辦後,央視稱“四大晚會”是指《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元宵晚會》(簡稱“元宵晚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秋晚會》(簡稱“中秋晚會”)。 [2-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