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塊玉·巫山廟

鎖定
《四塊玉·巫山廟》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
作品名稱
四塊玉·巫山廟
作    者
馬致遠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小令

四塊玉·巫山廟作品原文

【南呂】四塊玉·巫山廟
暮雨迎,朝雲送,暮雨朝雲去無蹤。襄王謾説陽台夢。雲來也是空,雨來也是空,怎捱十二峯。 [1] 

四塊玉·巫山廟作品鑑賞

此曲詠歎楚襄王夢遇神女一事,卻反覆在“雲”“雨”“空”三字上做文章,意旨極為空靈,可説是歸趣難求。前二句一迎一送,可見暮雨朝雲,説實有也實有;三句卻又説“去無蹤”,可見雲雨之為物,説虛幻也虛幻。這就興起下句言楚襄王夢遇神女一事,用一個“漫説”、兩個“空”字予以冷峻的否決,言好夢不長,難與巫山十二峯的存在較量。這些僅是字面意義,其象徵意藴卻是撲朔迷離的。見仁見智,可因人而宜。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索解:一、發思古之幽情;二、有現實的感諷;三、寓人生無常歡愛難久的感慨。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而言,作者的本意以第三解可能性為最大。從讀者接受的角度講,則可各得其解。“空靈”者,不是什麼玄幻之義,乃是作品在藝術表現上空白較多,而讀者想象餘地較大,故而靈動,這是構成此曲的一個顯著特色。
在語言上有一種撲朔迷離之感。這首先在於“暮雨”、“朝雲”的離合翻弄,先分後合。最後又以“雲”、“雨”單字形式重複一次,給人形式上幻化多變之感,對於“去無蹤”,,又以“空”單字形式重複兩次,加以補充闡發,從而強調了虛無的感覺。末三句本是三字句,分別崽其中和句首加了“也是”、“怎捱”等襯字,使曲詞富於口語色彩,增加了詠歎意味。“也是”的重複,更添了一分纏綿之致。

四塊玉·巫山廟作者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詳,以字行於世。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其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曾任江浙行省務官,後過着幽棲生活。有雜劇十五種,現存《漢宮秋》和《青衫淚》等七種,有散曲輯本《東籬樂府》一卷(近人輯)。 [2]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 編.全元散曲[M].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02月第1版:236.
  • 2.    魏一媚,葉志良 主編.大學語文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年02月第1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