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

鎖定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原四合原鄉)位於環縣東北部,距縣城75公里,東接華池,北與寧、陝毗鄰,素有“雞鳴聽三省”之説。聞名遐邇的環縣興隆山(俗稱東老爺山)位於境內中部地段。全辦總面積235.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85户,5824人。
中文名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
地理位置
環縣東北部
耕地面積
6.7萬畝
總面積
235.6平方公里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機構簡介

2005年成立旅遊開發辦公室後,黨工委、開發辦一班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發揮綠色農產品、草畜和旅遊資源三大產業優勢,實施富農、強基、建鎮、開發四大發展戰略。探索出一條適宜全辦發展的新路徑,初步形成了“以特色產業唱大戲、基礎建設搭平台、農民增收夯基礎、財政增長作後盾”的發展新格局。通過全辦六千幹羣團結一心、放膽實幹、奮力趕超,努力把四合原打造成環縣道教文化旅遊勝地,草畜產業開發示範地,農副產品集散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主要構成

開發辦現轄6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99户,5933人,其中:農村人口5702人,土地總面積23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萬畝。

四合原旅遊開發辦公室自然特點

四合原自然條件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區位特殊,災害頻繁,貧困面廣。四合原鄉位於陝甘兩省三縣交界處,地處偏遠,立地條件差,為半農半牧區,雖有耕地6.7萬畝,但質量低下,產出率低,全部為乾旱地,一半以上為山坡地;這裏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海拔高、温差大、無霜期短,平均海拔1650米,年均降雨量310毫米,十年九旱,五災俱全,農民生產生活異常艱難,2011年建檔貧困人口989户4407人,貧困面高達77.43%,其中,四合原村貧困人口267户1222人,特困户27户;桃樹掌村124户591人,特困户11户;韓老莊村118户530人,特困户9户;天橋村173户775人,特困户15户;早流渠111户463人,特困户11户;耿河196户826人,特困户19户。四合原是全縣貧困程度最深的鄉鎮之一。二是資源豐富,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四合原土地資源廣闊,總面積235.6平方公里,以絨山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是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現存欄2.4萬隻,户均15只。境內石油資源豐富,是採油七廠的重點勘採區。境內有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興隆山(又名東老爺山)集人文考古、自然景觀、和紅色文化於一體,是環縣乃至慶陽境內重點旅遊景點,年接待遊客6萬人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