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一路

鎖定
四一路始建於清朝末年,信陽當地政府於1966年改為四一路以紀念1949年信陽城解放。四一路與新華東路,禮節路,人民路相交,是信陽市城區主要的交通要道。
中文名
四一路
外文名
SIYI ROAD
始建於清末的四一路(大馬路)開始只是北關通往城外的一條土路,隨着京漢鐵路的開通和1902年9月26日信陽州火車站的建成,此路一度是老城通往火車站的必經之路。由當時的湖廣總督、南汝光道台衙門、信陽知州與部分商人籌資對此路進行了改造從而成為可以通車的馬路。
這條道路在信陽古代屬於北關,也就是老城牆的北門。原信陽城,城形如船,在東、西、南、北四個“關”之外,有所謂的“小街”。據信陽的老人回憶,四個“關”外的“小街”,都有相當熱鬧的“鬧市”。當年為明代嘉靖義士宋士傑開飯店的店址,就在北關外的油廠西街上。
宋士傑,明成化信陽州(今信陽市)人,幼年家道貧寒,雖讀過經書,卻未仕進。嘉靖初,在南汝光道衙門擔當刑房書吏的差事,因生性耿直,不善阿諛奉承,平素時常代人書寫狀子,不收分文,為民伸冤鳴屈,衙門道台見他常管閒事,據理力爭、頂撞自己,十分惱怒,加以“辦事傲上”和“包攬詞訟”等罪名革職。此後,宋士傑便在信陽州外小街開設飯店,就是現在的信陽市油廠西端鄰街之處,他為著名京劇《四進士》宋世傑的原型,還是受到毛主席稱讚的三個古代信陽人之一,電視劇中《狀王宋世傑》已經和史實有很大差距,並非一人。
北城門名曰望淮,於1953年左右拆除。北關也在隨後的日子裏成為了信陽人唯一沒有印象的關,在老城的四門五關中唯一沒有成為信陽地名的城門。當時的北關外雖然遠離城內繁華,但是隨着火車站的建成而導致的商貿中心已經初具規模,從當時街道名稱命名來看就能得知當時已有戲院、廟宇、集市之類的事物了。“北關則有北小街,由城門口至車站則有大馬路、橫馬路、戲院街、火神廟街、老洋街、羅山街、共和裏,其小衚衕尤不可勝數。”(《重修信陽縣誌 卷六 建設志二》)。至今的四一路隨着老城改造和萬家燈火的高層建築,也日益煥發出曾經的光輝,並逐漸成為信陽新的商業中心。
民國中後期時的中國內憂外患,軍閥混戰,人民流離失所,中原大地受害最深,由戰亂導致的災荒頻發、瘟疫嚴重,天災人禍,傷民無數。人們渴望那種和平統一的願望與日俱增,大概是因為1928年10月左右各地響應孫中山先生“世界大同”的革命口號而把大馬路改為大同路,是迫於當時的紛亂環境而祈求的一種精神安慰吧。
大同本為儒家所提出的一種理想社會。其特徵為“天下為公”,其目的是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這種思想對於後代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孫中山先生理想中的未來社會里,做國家主人的是全體人民,管理國家大事的是全體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體人民:“真正以人民為主”;“四萬萬人都有主權來管理國家的大事” ……雖然直到他死時也沒能實現,但是依然是當今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他書寫的“天下為公”四個字也深深影響着新一代的青年同志。
1949年期間,當時作為國民黨河南省臨時省會的信陽即將被解放軍收復,國民黨政府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兼河南省主席張軫帶着殘餘部隊逃亡武漢。之後在我解放軍的奮戰下取得勝利,並於同年的4月1日宣告信陽城解放,直到1966年文革伊始,當時的信陽地方政府才把此路命名為四一路,以紀念信陽的解放日。之後隨着經濟的發展,工人禮堂、大信商貿城、財貿醫院、五交電公司、紡織站、縣百貨公司等相繼落成。該路段於1971年鋪瀝青路面,與新華東路相交,人民路、禮節路相接。
如今在這條繁華的路上,和他一樣有着同樣悠久歷史的非信陽市中心醫院莫屬了。1920年,由當時的信陽紅十字會、商會、駐防軍官以及教會的資助下在北關建立的豫南大同醫院(今信陽市中心醫院),是當時江淮地區最好的醫院,志書記載其“至於規模者,則當以豫南大同醫院為巨擘,長江以北華人自建醫院無出其右。”(《河南新志 卷之九》)。信陽作為京漢鐵路之咽喉,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每次戰事發生都深刻地影響着當地醫療衞生事業的生存與發展,可以説當時設立醫院是為了戰時的需要。
四一路呈西北走向,作為老城區最早改造的試點路段,一些解放前的老建築如今都拆遷的差不多了,透露出繁華氣息的高層建築拔地而起。我母親當年回憶起這條道路時感慨萬分,她談到這以前是信陽的“漢正街”,不僅是因為好多武漢客商在此做生意,而且是因為這裏的繁華勝似漢正街,兩邊賣布的商販很多,有賣針織製品的温州人,箱包市場的湖南人等操着各個不同的方言在市場上買進賣出,熱鬧非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這裏也有了新的變遷,但是卻仍然不減當年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