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嚴鳳儀

鎖定
【嚴鳳儀】(1896—1931)廣東瓊海人(今屬海南瓊海)。1924年任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四隊副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三師五團團長。1928年任中共瓊崖特委委員、紅軍中路總指揮。同年冬去南洋。1928年到香港,在中共廣東省委工作。1930年任紅十一軍參謀長。1931年春在廣州被捕,不久犧牲。 [3] 
(概述圖來源 [4]  )
中文名
嚴鳳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31年
出生地
海南瓊海市中原鎮山仙村
性    別

嚴鳳儀人物生平

嚴鳳儀(1896~1931)廣東海南瓊海人(今屬海南省瓊海市)。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入雲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24年6月調廣州黃埔軍校工作,任第一期學生四隊副隊長。被選為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別區黨部第一屆執行委員。1926年調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任第二師五團團長。參加討伐軍閥陳明的兩次東征作戰和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回瓊崖工作。1928年6月任中共瓊崖特委委員、紅軍中路總指揮,參與領導創建瓊崖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同年冬去南洋(新加坡等地)進行革命活動。1929年到香港,在中共廣東省委工作。1930年秋被派到東江地區,任紅十一軍參謀長。同年冬又調回廣東省委工作。1931年春在廣州被捕。不久遭殺害。 [1] 

嚴鳳儀主要事蹟

1896年9月4日出生於海南樂會縣第二區篤瓊鄉(今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山仙村)的一户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嚴瓊台,春種秋收時在田地裏勞作,農閒時挑着油擔子走村串户叫賣,掙幾個血汗錢養家餬口。母親王氏是個勤儉謙和的農婦。嚴風儀少年時期在本地水口國民學校讀書。因家境貧寒,父母親只得節衣縮食供他上學。後來因為家庭經濟確實難以為繼,嚴鳳儀只好揮淚輟學。為了尋找一條活路,他小小年紀就隨同族兄弟嚴承榮遠走南洋。苦難生活的磨礪,使他懂得學習文化的重要。 [2] 
1919年,他踏上回國求學的旅程。回國後,他進入中原市紅廟高等小學就讀,與周士第同窗。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為了支持嚴鳳儀讀書,不惜賣田地,賣家產,傾家中所有。不料家境每況愈下,到徒有四壁的程度。1920年,他再次輟學,再次踏上赴南洋求生的漫漫旅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在南洋各地也激起了朵朵浪花。嚴鳳儀受五四愛國運動新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華僑夜校學習,苦苦求索救國之路。他學習了孫中山先生的國民革命理論之後,激發了滿腔的愛國熱情,立志投身國民革命。時值北洋軍閥混戰,兵禍連結,嚴鳳儀認定軍事乃救國之良方,毅然於1921年從南洋回國,抵達西南邊陲重鎮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在這裏,他接觸了大批思想活躍的共產黨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嚴鳳儀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 [2]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國共兩黨實現了首次合作。為培養軍事人才,孫中山決定創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4月,嚴鳳儀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時,正值黃埔軍校發佈考試委員會招考佈告,嚴鳳儀滿腔熱枕地報名應試,被錄取為軍校的下級幹部,擔任學校教練部及學生部第四隊副隊長。7月6日,黃埔軍校舉行國民黨特別區黨部第一屆執監委員選舉會,嚴風儀以國民黨黨員的身份參加了選舉會,被選為執行委員會委員。
1924年10月,廣州地區發生了商團叛亂事件,黃埔軍校師生堅決執行孫中山先生的命令,迅速平定了商團叛亂。同月,黃埔軍校軍教導第一團成立,嚴鳳儀任第三營營長。 [2]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揮師東征,嚴風儀率部參加。黃埔軍校師生和教導團組成軍隊約3000人,擔負右翼作戰任務。在周恩來領導的政治工作鼓舞下,師生們發揚浴血作戰、捨生取義的革命精神,挺進東江,連戰皆捷。4月,黃埔軍校學生軍奉命稱為“黨軍”,第一、二團編為“黨軍”第一旅,併成立第三團。6月初,滇系軍閥楊希閔和桂系軍閥劉震寰舉行叛亂,佔領了廣州。在此危急關頭,東征軍立即撤離東江,回師平定了劉楊之亂。6月15日,國民黨中央決議將“建國軍”及“黨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8月,黨軍組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下轄三個師共九個團,嚴鳳儀為第五團黨代表。 [2]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蓄意製造中山艦事件,逮捕了共產黨員、“中山艦”艦長李之龍,嚴鳳儀也被迫離開黃埔軍校。同年,嚴鳳儀和廣州姑娘許崇慧結為伴侶,翌年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東方。 [2]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血腥暑殺共產黨員和工農革命羣眾。15日,廣東反動派血洗羊城。此時,嚴鳳儀被組織派往武漢,擔任警衞團團長,後又被派往江西組織革命武裝對付國民黨的白色恐怖。8月1日,嚴鳳儀參加了黨領導的南昌起義。之後,他隨起義軍抵粵到達潮汕地區。起義軍失敗後他又轉到香港。在香港,他找到中共廣東省委,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2] 
1928年2月,瓊崖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樂會縣第四區陽江墟舉行,中共廣東省委派李源、黃雍來瓊指導,大會作出了“奪取全瓊崖政權”的決定,並選舉李源為中共瓊崖特委書記,黃雍、王文明等為常務委員。為了進一步壯大瓊崖的革命武裝力量,鞏固和擴大土地革命成果,瓊崖特委多次請求省委派遣軍事幹部來瓊加強指導。2月26日,中共瓊崖特委《關於第二次黨代會情形給省委的報告》強烈要求省委:“急派周士第、嚴鳳儀、符亮諸軍事同志返瓊。”29日,黃雍給省委的報告中再次請求:“急派周士第、嚴鳳儀、符亮等軍事同志返瓊加強軍事領導。” [2] 
1928年3月中旬,國民黨廣東省反動當局派其第十一軍第十師蔡廷鍇部及譚啓秀獨立團來瓊,對瓊崖蘇區及紅軍進行第一次“圍剿”。為了加強瓊崖對反“圍剿”鬥爭的領導,5月,中共廣東區委根據瓊崖特委的多次要求,緊急派遣嚴鳳儀、符亮等赴瓊前線。敵人集中優勢兵力,以瓊崖中路為突破口,使中路形勢突趨險惡。嚴鳳儀受任於危難之際,出任瓊崖紅軍中路總指揮。中共瓊崖特委根據突然變化的形勢,提出:各地紅軍就地機動作戰,軍民配合反擊敵人“圍剿”,保衞革命根據地,保存有生力量。中路紅軍負有策應東路紅軍,保衞樂四中心根據地的任務。4月初,國民黨軍第二十八團向中路的文昌蘇區進攻,在文昌的文教、潭牛、寶芳、東閣、水北、公坡、昌酒、翁田等鄉村,大肆逮捕屠殺革命羣眾。由於敵強我弱,力量對此懸殊;文昌之北地處平原,無險可守,不利於紅軍開展對敵作戰;紅軍子彈告罄等原因,嚴鳳儀只好將中路紅軍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向南陽山區轉移,一部分撤向母瑞山,他帶領另一部分轉移到中共瓊崖特委駐地——樂會縣第四區中平仔一帶。 [2] 
1928年秋風蕭瑟枯葉飄零之時,瓊崖革命鬥爭趨於低潮。嚴鳳儀潛回家鄉,住在堂侄婿家。每天清早,他聞雞起舞,堅持軍事操練。他走村串户,鼓勵廣大羣眾咬緊牙關,堅持鬥爭。由於瓊崖革命形勢急劇變化,環境日趨險惡,嚴鳳儀在村子中棲身越來越困難。他在村中諸兄弟和堂侄女的大力資助下出走南洋。在一個雨夜,他提着一盞馬燈,從山仙繞道到博鰲港,接着換乘帆船偷渡往南洋檳榔嶼。剛卸下行裝,他又重新進行革命活動。他與南洋革命同志一道,創辦起一所“愛民學校”,並出任教員,進行革命宣傳,動員僑胞支援革命。由於頻繁進行革命活動,嚴鳳儀在南洋各地成為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人物,因而引起英國殖民主義者的警覺,到處通輯他。他感到此地不可久留,便向新加坡福安商家求借了一筆款子做盤纏,他裝為商客轉到達暹邏。他在暹邏又繼續從事革命活動。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不久又被當地政府下令通輯,只好連夜離境。他再度潛回廣州,找到中共廣東省委機關。5月18日,東江地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豐順縣八鄉山召開,大會宣佈成立東江蘇維埃政府,併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古大存任軍長,龔楷任參謀長。不久龔楷調動工作,嚴鳳儀被派接任參謀長。他指揮十一軍參加三次攻打潮安的戰鬥。 [2] 
1931年1月12日至18日,由於中共廣東省委機關交通員被捕叛變,省委各機關及廣州市委相繼被敵人破壞,省委負責人及機關工作人員共50多人被捕。黨中央指示李富春組織臨時省委。臨時省委決定將進行活動有困難的同志調開,嚴鳳儀被安排到香港潛伏以避風聲。 [2] 
1931年5月,嚴鳳儀在香港不幸被捕,並被敵人引渡回廣州。1931年5月28日,嚴鳳儀被敵人殺害,時年35歲。 [2] 
參考資料
  • 1.    王健英.紅軍人物誌:解放軍出版社,1988.11:587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著名烈士  第8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12,244
  • 3.    本辭典編寫組.中國近代人名大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283
  • 4.    嚴鳳儀:黃埔首批教官中的海南人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