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嚴遂成

鎖定
嚴遂成(1694—約1762年),字崧佔(一作崧瞻),號海珊,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舉人, [3]  雍正二年(1724)進士,官山西臨縣知縣。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值丁憂歸。後補直隸阜城知縣。遷雲南嵩明州知府,創辦鳳山書院。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署鎮雄州知州,因事罷。在官盡職,所至有聲。復以知縣就補雲南,卒官。
崧佔、崧瞻
海珊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烏程(今浙江湖州)
出生日期
1694年
本    名
嚴遂成

嚴遂成人物生平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嚴遂成鄉試中舉,次年,被選為山西汾州府臨縣知縣。雍正二年(1724),嚴遂成會試高中,錄取為金榜第三甲第三十八名進士。
《山西通志》載,嚴遂成於清雍正二年 (1724) 任臨縣知縣。在任期間, 嚴遂成以“培養教化,勸勵風俗”為己任。因縣試生童寥寥無幾,遂嚴查科歲費用,革除徇私舞弊,最終登榜人數倍增。據《臨縣誌》載:“初, 縣試生童寥寥乏人,查科歲二考卷費向有定額,但因(原)知縣惡婿壟斷, 把持正費之外復加於民。(新任知縣嚴遂成)派行員察之其弊,與兩儒學會商計紙費工本,酌定劵價,餘外不準私科。嗣後文教大興,每試至六百餘名。自壬子迄乙丑,再週一甲舉於鄉,兩登甲榜。”在臨縣任上,嚴遂成於民間集資,官府賑濟,開兔坡險道,使居住高山的 2000 多民眾交通便利,暢通無阻。嚴遂成還參與編纂了《山西通志》。
乾隆五年(1740),嚴遂成任直隸(今河北)阜平縣知縣。六年(1741), 任直隸阜城縣知縣。八年(1743),任直隸博野縣知縣。《海珊詩鈔補遺》卷下《仙壇唱和即次仙韻》詩序雲:“癸亥仲冬餘謝交河事,病甚。逼除夕, 百無聊賴。”乾隆八年(1743),嚴遂成任交河縣知縣。乾隆九年(1744), 嚴遂成任直隸望都縣知縣。據《保定府志》載,嚴遂成在任期間“逸操守廉,盡職盡責”,頗有名望,“空閒之餘,集士講論不倦”。
乾隆十五年(1750),嚴遂成任河南長垣縣知縣。在任期間,“治理河堤,興修水利,講授文藝”,受到百姓擁戴。
乾隆十九年(1754),嚴遂成升任雲南嵩明州知州。據《續修嵩明州志》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嚴遂成倡建巢經書院。是月,嚴遂成調任鎮雄州知州。同年十月,“因事罷”而離任回籍。
查閲《鎮雄乾隆州志》和《鎮雄光緒州志》,除嚴遂成署任知州時間外,其事蹟評價並無隻字提及,對其在鎮雄因何“事”而罷官不得而知。據程晉芳《勉行堂詩文集》第六卷曰:“‘一年越,事澄無過,’後‘復以知縣就補雲南’而‘再赴滇南,病卒任’”。自此可知,嚴遂成罷官回籍一年後,他在鎮雄的“事”已澄清,並無過錯,又被安排到雲南某縣復任知縣,並在任上染病辭世。 [3] 

嚴遂成文學成就

嚴遂成工詩,曾攜詩稿請教厲鶚,未見嘉許,此後更為發憤,終於有成。他在在詩學傾向上,以宋詩為宗,師法杜甫、蘇軾、黃庭堅等大家。 [2]  遂成天才駿發,為詩兼雄奇綺麗之長,工於詠物,讀史詩尤雋。嘗自負為詠古第一。論者謂朱彝尊查慎行後能自成一家。著有《海珊詩鈔》十一卷,補遺二卷,《明史雜詠》四卷及《詩經序傳輯疑》二卷,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其《明史雜詠》4卷,時人視為“詩史”。與厲鶚錢載王又曾、袁枚、吳錫麟並列,稱為“浙西六家”。 [1] 

嚴遂成詩作選摘

三垂岡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烏江項王廟
雲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
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鉅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宿許天植見山樓
綠樹疏燈落燼遲,夢醒如中薄寒時。
風通花氣全歸枕,月轉樓陰倒入池。
如此夜深猶有笛,可因春盡竟無詩?
開門便赴尋山約,酒熟茶香短簿祠。
秋夜投止山家
山當面立路疑窮,轉過彎來四望通。
涼月滿樓人在水,遠煙着地樹浮空。
熊羆之狀乃奇石,鸛鶻有聲如老翁。
清福此間殊不乏,可容招隱桂花叢。
桃花
砑光熨帽絳羅襦,爛漫東風態絕殊。
息國不言偏結子,文君中酒乍當壚。
怪他去後花如許,記得來時路也無。
若到溈山應悟道,紅霞紅雨總迷途。
水粼粼淥菜畦香,塔影如龍卧夕陽。
高柳亂蟬風不住,殘聲曳過浣衣塘。

嚴遂成人物評價

嚴遂成雖一生沉淪下僚,擔任的都是小官,最高職位僅是知州,但仍盡力作為,政聲卓著。在民生方面,他開兔坡險道,修建義倉,治理河堤, 拯救饑民,造福百姓;在文教方面,他努力革除科考弊端,創辦書院,講授文藝,纂修方誌大興文教事業,其德政深為百姓稱道。
唐紹祖在《送嚴海珊序》中大讚嚴遂成:“雖海珊以名進士出宰百千里之外,其治以培養教化,勸勵風俗。前所蒞之邑,既已有物效可睹者, 更有民心可聞矣。用不異於大小期於治,治不分廣狹期於成。海珊其以前所治者,其後將與古之成大功、享大名者並著,以竹帛載其功名不朽者, 道不外此。”並非過譽。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