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嚴純華

鎖定
嚴純華,男,漢族,1961年出生於上海,江蘇如皋人,無機化學家。 [1]  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21]  。現任蘭州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 [2]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會長。 [19] 
1982年7月、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後在北京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2月起留校工作;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3年被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嚴純華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對中國稀土分離工業發展和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3] 
中文名
嚴純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61年1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Nanophase an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主要成就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    貫
江蘇如皋
性    別

嚴純華人物經歷

1961年1月出生於上海市川沙縣,籍貫江蘇如皋 [1] 
1978年7月,畢業於上海川沙縣中學(現上海市川沙中學 [4] 
1982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後獲該校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88年2月,北京大學化學系講師(1988年)、北京大學副教授(1989年)、北京大學教授(1992年),任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稀土生物無機和材料化學聯合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5] 
2012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3年11月,歷任北京大學副教務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黨委組織部部長。
2016年10月,任南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7年12月,任蘭州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 [6] 
嚴純華在政協發言

嚴純華主要成就

嚴純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嚴純華主要從事稀土分離理論、應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發展了“串級萃取理論”,實現了中重稀土串級萃取工藝參數的準確設計,實現了高純重稀土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提出了“聯動萃取工藝”的設計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納米晶的可控制備方法,系統研究了“鑭系收縮”效應對稀土納米晶的結構影響規律;發現稀土晶發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對稱性破損控制,實驗上率先證實了CeO2對CO的催化活性與其外露晶面有關的理論預測;實現了不同結構與組成的稀土氟化物納米晶的多色上轉換髮光。 [5] 
  • 科研成果
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2011年,第一完成人;2006年,第二完成人)和三等獎(1987年,第三完成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第一完成人)和三等獎(1991年,第二完成人)。 [6] 
年度
項目
獎項
備註
2011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 [17] 
2006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第二完成人 [18] 
  • 論文專著
據2018年3月蘭州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嚴純華參加編寫了《稀土》等學術專著,先後發表論文250餘篇,獲國家專利11項,研究成果兩次被收入《中國百科年鑑》(1986、1992)。 [6] 
論文發表
J. Zhang, L. D. Sun, C. S. Liao, C. H. Yan*, “A simple route towards tubular ZnO”, Chem Commun., 3, 262-263 (2002).
Z. G. Wei, L. D. Sun, C. S. Liao, C. H. Y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color purity improvement in nanosized YBO3:Eu”, Appl. Phys. Lett. 80, 1447 (2002).
J. Zhang, L. D. Sun, H. Y. Pan, C. S. Liao, C. H. Yan<*, “ZnO nanowires fabricated by a convenient route”, New J. Chem., 26(1), 33 (2002).
E. Q. Gao, Z. M. Wang, C. S. Liao, and C. H. Yan*,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polycatenane and topologic isomerism", New J. Chem., 26(9), 1096-1098, (2002).
X. H. Li, Y. H. Huang, Z. M. Wang, and C. H. Yan*, "Tuning between negative and positive magnetoresistance in (La0.7Sr0.3MnO3)1- x(La1.85Sr0.15CuO4)x composites", Appl. Phys. Lett., 81(2), 307-309, (2002).
Y. H. Huang, C. H. Yan*, F. Luo, W. Song, Z. M. Wang, C. S. Liao, "Large enhancement in room-temperature magnetoresistance and dramatic decrease in resistivity in La0.7Ca0.3MnO3/Ag composites", Appl. Phys. Lett., 81(1), 76-78, (2002).
Y. H. Huang, C. S. Liao, Z. M. Wang, X. H. Li, C. H. Yan*, J. R. Sun, and B. G. Shen, "Large doping effects arising from Sc on magnet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La0.7Ca0.3Mn1-xScxO3", Phys. Rew. B, 65, 184423-8, (2002).
G. Xu, Y. W. Zhang, C. S. Liao, and C. H. Yan*,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Weakly-agglomerated Scandia Stabilized Zirconia Nanocrystalline", J. Am. Ceram. Soc., 85(4), 995-997, (2002).
B. Zhou, Y. W. Zhang, C. S. Liao, F. X. Cheng, and C. H. Yan*, L. Y. Chen, and S. Y. W., "Enhanced magneto-optical Kerr effects and decreased Curie temperature in Co-Mn ferrite thin films", Appl. Phys. Lett., 79(12), 1849-1851, (2001).
Y. W. Zhang, Y. Yang, S. Jin, S. J. Tian, G. B. Li, J. T. Jia, C. S. Liao, and C. H. Yan*, "Sol-gel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y of Nanocrystalline (RE2O3)0.08(ZrO2)0.92 (RE=Sc, Y) Thin Films", Chem. Mater., 13(2), 372-378, (2001).
B. G. Zhang, H. Mo, C. Y. Duan, C. He, Q. J. Meng, Z. M. Wang, C. H. Yan, "Novel highly symmetrical cube-shaped cation with 16-nitrogen donors", Chem. Comm., 24, 2652-2653, (2001).
C. J. Fang, C. Y. Duan, D. Guo, C. He, Q. J. Meng, Z. M. Wang, C. H. Yan, "Self-assembly of a chloro-bridged helical coordination polymer achieved from a ferrocenyl-containing double-helicate", Chem. Comm., 24, 2540-2541, (2001).
Q. L. Chu, Z. M. Wang, Q. C. Huang, C. H. Yan, and S. Z. Zhu, "Fluorine-Containing Donor-Acceptor Complex: Infinite Chain Formed by Oxygen···Iodine Interaction", J. Am. Chem. Soc., 123(44), 11069-11070, (2001).
Y. W. Zhang, S. Jin, Y. Yang, G. B. Li, S. J. Tian, J. T. Jia, C. S. Liao, C. H. Ya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in Nanocrystalline (Sc2O3)0.08(ZrO2)0.92 Thin Films",15. Appl. Phys. Lett., 77(22), 3409-3411, (2000).

嚴純華人才培養

  • 教學思想
通過科學研究,可以掌握很多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技能。經過科學系統訓練的人,當他面對一個複雜問題的時候,他理出頭緒的能力會比沒有受過訓練的更高。這就是個人能力的提升。
通過研究實踐,能夠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讓自己更加明確自己的特長和不足。 [7] 
一名教師僅僅傳授科學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要通過課堂內外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達做人、敬業的精神。 [8] 
  • 培養成果
截至2016年,嚴純華已經培養超過40名博士、11名碩士。 [9] 

嚴純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9年
做出突出貢獻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1991年
優秀青年老師科研獎
1992年
優秀青年先生
十大傑出青年
1994年
中國青年科技獎
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金牛獎”
1995年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1996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傑出青年學者獎
北京大學優秀黨員標兵
1997年
北京科技成果轉化“金橋獎(一等)”
1999年
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
2003年
首都勞動獎章
2010年
中國化學會——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
2018年
最美科技工作者 [10]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化學獎” [11] 
資料來源: [12] 

嚴純華社會任職

兼任《中國稀土學報》、J. Rare Earths主編,Inorganic Chemistry (ACS,美國)、《結構化學》、Frontiers of Chemistry in China、Chemistry of Materials (ACS,美國)、ChemistryOpen (Wiley)、RSC Advances (RSC, 英國)等刊物的副主編、編委或顧問編委等,同時兼任中國科協全委會委員、中國稀土學會和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等。 [6] 
第十二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20-21]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22]  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3]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會長 [19] 

嚴純華人物活動

2021年12月10日,出席第六屆“一帶一路”國際青年論壇暨2021“一帶一路”高校聯盟論壇並致辭。 [16] 

嚴純華人物評價

在嚴純華身上,看到了一個儒雅平和的大學校長形象。(人民政協網評) [14] 
對名利的淡泊與對祖國的責任心、對事業的使命感、對青年一代的關愛融合在一起,鑄就了這位北大人的風骨。就是本着這種虛懷若谷、永遠追求真理的內心境界,嚴純華一次次不斷地超越自我,攀越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高峯。(江西教師網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