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嚴復故居

鎖定
福州共有兩處嚴復故居。一處是嚴復晚年的居住地,位於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西段北側20號。另一處是嚴復祖宅,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2006年05月25日,郎官巷的嚴復故居、陽岐嚴復故居及嚴復墓(位於福州市郊區蓋山鎮陽岐村北鰲頭山東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郎官巷嚴復故居是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厚基為嚴復購置的。嚴復於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這裏,直至1921年病逝。儘管嚴復於此的居住時間不長,但仍是他落葉歸根的地方。嚴復孫女嚴停雲,筆名華嚴,是當代台灣著名女作家,她出生、成長在郎官巷。她在《吾祖嚴復》、《郎官巷裏的童年》等散文中,曾娓娓動聽地講述她的郎官巷故居和她外婆的楊橋巷“台灣林”宅院。
中文名
嚴復故居
地    位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    址
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西段北側20號
地址2
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

嚴復故居郎官巷嚴復故居

嚴復故居
嚴復故居(27張)
郎官巷嚴復故居的前天井寬廣,庭院兩側為迴廊,西廊有邊門一扇,通向西花廳。後天井,僅3~3.5米,左右有披舍。花廳南面臨坊巷圍牆不開門,東側小門與主座西廊通連。西牆設便門出入。前庭院寬8.1米,深0.5米,原有假山。花廳靠北,為雙層樓平房。樓下為敞廳,構架採用新式三角架結頂。樓上為一單開間,室內白灰平漫天花,前後走廊、欄杆均為民國時期流行仿西方建築紋飾,梯位一內一外。樓後另有兩間小平房。1991年市政府掛牌保護,並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嚴復故居陽岐村嚴復故居

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嚴復故居
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嚴復故居(2張)
“門前一泓水,潮至勢遲遲。”這是嚴復在《夢想陽岐山》中的詩句。“嚴復故里”——倉山陽岐村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保留了古渡口、古橋、古樹、古厝等特色景觀。嚴復故居兩進均為面闊三間,穿鬥式木構架,雙坡屋頂,兩邊設封火牆。嚴復幼年父喪之後,舉家從台江蒼霞洲遷回陽岐,即住此處。陽岐的嚴復故居被稱作“大夫第”,原先古厝裏不僅有大量精美灰塑和木雕,還有各種匾額,包括“大夫第”的匾額。 [1] 
2019年,陽岐風貌區參照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保護規劃(2018—2030年)整治提升,對嚴復故居進行了修繕,整個過程以“不改變文物原狀”及“最小干預”為原則,力求傳承陽岐鄉愁記憶,打造充滿魅力的水鄉風韻和深厚底藴的名村聚落。

嚴復故居人物簡介

嚴復
嚴復(2張)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啓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