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嚎叫

(美國2010年詹姆斯·弗蘭科主演電影)

鎖定
《嚎叫》是由美國示波器影業發行的90分鐘傳記影片。該片由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裏德曼聯合執導,詹姆斯·弗蘭科大衞·斯特雷澤恩亞倫·特威特等主演,於2010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美國反叛詩人艾倫·金斯伯格的年輕時期,一家出版社因出版其詩作被冠以傳播淫穢文學作品的罪名被告上法庭,在審判的最後,保守法官宣讀了令人驚訝且充滿激情的裁判書 [1] 
中文名
嚎叫
外文名
Howl
其他譯名
詩吼
類    型
傳記
製片地區
美國
發行公司
示波器影業
導    演
羅伯·愛潑斯坦
傑弗瑞·弗裏德曼
編    劇
羅伯·愛潑斯坦
編    劇
傑弗瑞·弗裏德曼
主    演
詹姆斯·弗蘭科
大衞·斯特雷澤恩
亞倫·特威特
片    長
9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0年2月12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1049402
出品時間
2010年

嚎叫劇情簡介

1956年,美國反叛詩人艾倫·金斯伯格的作品《嚎叫》在“城市之光”書店出版後,內容上的尺度過寬而引起當時法庭的注意。這家出版社因出版其詩作被冠以傳播淫穢文學作品的罪名被告上法庭,州律師與被告律師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雙方都召集了大量的證人和專家。
而此時的艾倫·金斯伯格在聚會上薩克斯風般的呼號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主旨:言論的自由,愛與性的自由,人人平等的生活和思考的自由。朋友和寄託,交流和激發靈感的夥伴,對於愛的期待不過如此,只是他的對象不是異性。他與彼得長達40年戀情至死為止,激進的青年在長椅上彼此背靠着淺笑。
在審判的最後,保守法官宣讀了令人驚訝且充滿激情的裁判書 [1-3] 
《嚎叫》劇照 《嚎叫》劇照

嚎叫演職員表

嚎叫演員表

嚎叫職員表

製作人 Lynn Appelle、Ken Bailey、Brian Benson、James Chan、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裏德曼、Kelly Gilpatrick、Peter Hale、John Hays、Miles Levy、Jawal Nga、Andrew Peterson、Elizabeth Redleaf、Bob Rosenthal、Mark Steele、格斯·範·桑特、Christine K. Walker
導演 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裏德曼
副導演(助理) Thomas Fatone、Kim Thompson、Nick Vanderpool
編劇 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裏德曼
攝影 愛德華·拉奇曼
配樂 卡特·布爾維爾
剪輯 傑克·帕辛斯基
選角導演 Tiffany Little Canfield、Bernard Telsey、David Vaccari
藝術指導 德海斯·德佩
美術設計 Russell Barnes、Eric Drooker
服裝設計 Bart Mueller
佈景師 Robert Covelman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4] 

嚎叫角色介紹

  • 艾倫·金斯伯格
    演員 詹姆斯·弗蘭科

    美國反叛詩人,“垮掉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1956年,他的作品《嚎叫》在“城市之光”書店出版後,內容上的尺度過寬而引起當時法庭的注意。而生活中,他與同性愛人彼得長達40年戀情至死為止。

  • 彼得·奧洛夫斯基
    演員 亞倫·特威特

    艾倫·金斯伯格的愛人,美國詩人。他和金斯伯格維持戀愛關係直到生命終結。他們一起為言論的自由、愛與性的自由、人人平等的生活和思考的自由而交流,相互激發靈感。

  • 勞倫斯
    演員 安德魯·羅傑斯

    “城市之光”書店的聯合創始人。艾倫·金斯伯格的《嚎叫》在“城市之光”出版後,他被冠以傳播淫穢文學作品的罪名而被告上法庭。

  • 傑克·埃利希
    演員 喬·哈姆

    勞倫斯的辯護律師,他與原告方的州律師在法庭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雙方都召集了大量的證人和專家。在審判的最後,保守法官宣讀了令人驚訝且充滿激情的裁判書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3] 

嚎叫音樂原聲

原聲碟封面 原聲碟封面
類型:原聲碟
創作人:卡特·布爾維爾
發行時間:2010年10月19日
參考資料: [5] 
專輯曲目:
1 Supernatural Darkness
2 I Saw The Best Mindes
3 From Park To Pad To Bar To Bellevue
4 Weeping In The Parks
5 And Their Heads Shall Be Crowned
6 My Mother
7 Now Denver Lonesome For Her Heroes
8 Prophecy
9 Moloch
10 I'm With You In Rockland
11 Angelic Bombs
12 Holy

嚎叫幕後花絮

  • 在艾倫·金斯伯格生前,就曾經與導演羅伯·愛潑斯坦、傑弗瑞·弗裏德曼接觸,希望由他們詮釋自己的人生。
  • 艾倫·金斯伯格的人生中以及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彼得·奧洛夫斯基,在影片即將公映之時於2010年6月30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歲 [6] 

嚎叫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2010年2月21日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金熊獎-最佳影片
《嚎叫》
提名 [7] 
2011年1月31日
第26屆聖丹斯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劇情片
提名 [8] 

嚎叫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Telling影業、Werc Werk Works、Radiant Cool、RabbitBandini製作
發行單位
Oscilloscope影業(美國)、Midget娛樂(丹麥) [9]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
上映時間、細節
上映國家
上映時間、細節
美國
2010年1月21日(聖丹斯電影節)
德國
2010年2月12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10年6月12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10年6月16日(普羅文斯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10年6月27日(舊金山國際LGBT電影節)
捷克
2010年7月7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
美國
2010年7月8日(Outfest電影節-開幕片)
意大利
2010年8月27日
美國
2010年9月24日
希臘
2010年9月18日(雅典電影節)
芬蘭
2010年9月19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加拿大
2010年9月30日(埃德蒙頓國際電影節)
俄羅斯
2010年10月7日(美國電影節)
丹麥
2010年11月25日
德國
2011年1月6日
英國
2011年2月25日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9] 

嚎叫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8張)
由於《嚎叫》沒有強大的故事情節託付,而完全交由詩歌載入艾倫·金斯伯格的精神世界,以及法庭上大段的對於《嚎叫》文學價值的討論,使得不瞭解“垮掉一代”美國社會和文學的普通觀眾難以親近。於是導演使用大量動畫和配樂,誇張抽象的形態,黑暗魔幻的色彩,性、毒品、死亡重疊的噩夢,被厲聲誦讀的詩句裏飽含戰後美國垮掉一代的陰鬱豪放。必須承認用形象的動畫把抽象的文學視覺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簡化了文學的延展,但無疑也增加了觀賞性和普通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度。詩人的作品就是他的靈魂,沒有過多情節,大段的引用和朗誦作品是對一個文學家最豐富的表達。這樣一部混入故事和手段的作品儼然比拍一部普通的傳記回憶錄更具靈性 [2] (網易娛樂評)
整部電影在節奏上與艾倫·金斯伯格的詩歌《嚎叫》保持了高度上的一致,活潑的爵士樂讓時光倒流,流暢的鋼琴更是敲打着每一個觀眾的心。短促切不突兀的結尾之後是現場持久的掌聲,為電影《嚎叫》,為詩歌《嚎叫》,為艾倫·金斯伯格《嚎叫》,為世界《嚎叫》,更為每一個人沉睡中的人們 [3] (搜狐娛樂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