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噶舉派

鎖定
噶舉派是藏傳佛教重要的教派之一。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語,而“舉”字則意為傳承。故“噶舉”一詞可理解為佛語傳承或教授傳承。“噶舉”一詞還可以表示“口傳”的意思,特別是噶舉派注重對密法的實際修煉,而對密法的修行又必須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這也是“噶舉派”命名的因素和由來。由於這一派的祖師瑪爾巴、米拉日巴等人修法時都着白布僧羣,因此有白教的稱呼。
中文名
噶舉派
所屬宗教
藏傳佛教
創始人
瑪爾巴譯師
俗    稱
白教
創立時間
11世紀
藏    名
བཀའ་བརྒྱུད

噶舉派歷史發展

噶舉派形成於西藏佛教“後弘期”,是由瑪爾巴譯師開創,經米拉日巴瑜伽師的繼承,最後至塔波拉傑大師時,才正式建立併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大宗派。從教法傳承上看,噶舉派儘管派系龐雜、繁多,但其所宣揚的教義、教規大體上一致,沒有很大差異,這是因為它們均源於瑪爾巴。從總體上講,噶舉派的教法有兩大系統:一是直接從瑪爾巴並經米拉日巴傳承下來的塔波噶舉;二是由瓊波南覺開創的香巴噶舉。後來香巴噶舉衰微了而塔波噶舉則興旺發達,最後又分支發展為四大支八小支等眾多支系派別。
噶舉派是公元十一二世紀佛教後弘時期發展起來的,屬於新譯密咒派。創立者先後有兩人:一是瓊波南覺(990-1140),一是瑪爾巴譯師(1012-1197)。他們兩人曾多次到過尼泊爾和印度等地,依止了很多名師,學習密法,主要是得到《四大語旨教授》。《語旨》是佛語的意旨,由祖師口語相承,法脈不斷,遂稱為語傳,藏名叫噶舉。後來瓊波南覺在後藏香巴發展成為一個傳承系統,稱為香巴噶舉,瑪爾巴在前藏發展也形成一個傳承系統,稱為塔波噶舉。雖然門户不同,但由於他們兩人的大法均出自一源,又都親領語旨傳授,所以都稱噶舉巴。
香巴噶舉亦系語旨傳承,故其續經與瑪爾巴噶舉均相同。其教授類則有《幻身大灌頂》《空行五教》《大手印盒》等灌頂教敕。關於因的理論,噶舉派的特點是從實際出發,承認眾生有佛性,但不是佛,還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證成佛,須要從粗身心逐步轉變到最微細的身心。根據身心的粗細,修證方法亦有等級大小之別。關於道,總分為前行與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脱道與方便道。解脱道本派有名的教授是《大手印》,講明心見性的法門和寧瑪派一樣,是頓悟一心的無功用法門,要上根利器才能接受,一般化機還是從有功用的法門修生、圓二次第的方便道入手。關於果,證果就是得到六法成就,即可出現深道,達究竟之十果相、八功德、八成就、四事業等之共道悉地,七支分、八自在、四身五智等之殊勝道悉地,尤其能現證空樂空、雙運不變、離障如幻之虹體身,得現空自現各各了別之妙智和法身大界之妙智,成就具五決定之報身,並能無礙履行大空等等,皆為已得六法究竟之果也。噶舉派作為藏傳佛教宗派中分支最多的重要宗派,擁有眾多的寺院和僧侶。噶舉派寺院遍及整個藏族地區。噶舉派的寺院是隨着該宗派的形成而逐步建立起來的,其具體時間在西藏佛教“後弘期”內由塔波拉傑於1121年創建崗布寺為開端。之後,隨着噶舉派的蓬勃發展,特別是由於噶舉派內部的分支派別不斷產生,致使噶舉派寺院遍及整個藏族地區,諸如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藏族地區均有數量不等的噶舉派寺院。從數量上排在格魯派和寧瑪派之後而居第三位。從地區的分佈情況來看,噶舉派寺院多數在於西藏自治區境內,有兩百多座寺院。其次青海省的玉樹等地有上百座寺院,四川省幾十座寺院,雲南省也有幾座寺院。

噶舉派兩大流派

噶舉派的兩大流派為塔波噶舉和香巴噶舉。塔波拉傑(1079-1153)是塔波噶舉的創始人。“塔波”一詞是西藏南部的一地名,也是塔波拉傑在宗教事業上取得成就的地方;而“拉傑”一詞則是醫生的尊稱,因為塔波拉傑青年時代行醫,並小有名氣。人們就喜歡稱其為塔波醫生或塔波拉傑,久而久之,這一名稱則變為他的尊號。塔波拉傑名稱很多,如本名叫尼瓦·貢噶,又稱索南仁青,後來常住崗波寺傳法,又名崗波巴。塔波拉傑在二十六歲那年出家受戒,成為一名正式僧人。他先在來自瑪域的堪布羅丹等高僧前學習勝樂金剛密法以及毗奈耶(律藏)等佛法;後去彭域師從嘉宇瓦等大師,系統地學習阿底峽大師的教法傳承即噶當派教法,在教法理論上取得重大成就。此時他深感坐禪修煉的重要性,並藉助父母的資助,在一個叫薩爾卡寺的附近,建造了一座簡易小禪房,開始閉關修行。塔波拉傑在三十二歲時才聽到米拉日巴大師的德譽,由此即生起誠摯的敬仰之心,遂前往西藏的西部去拜見米拉日巴大師,途中還拜訪以前的噶當派諸師,他們還告誡塔波拉傑千萬不要捨棄噶當派教法。當米拉日巴大師見到塔波拉傑時,遂將自己掌握的全部教法秘訣傳授給他。米拉日巴大師開始授以金剛亥母灌頂,塔波拉傑依法修習,得到證驗,接着再傳授拙火定法,等等。塔波拉傑僅用十三個月的時間,就把米拉日巴大師傳授的所有深奧密法完全融會貫通。然後,塔波拉傑遵照米拉日巴大師的教誨安排,返回前藏靜修,三年後又依照米拉日巴上師的囑託,遍往西藏各深山峽谷的靜修處專心修煉,不與常人來往。從而對米拉日巴傳授的教法產生信心,開始走向創立達波噶舉的神聖之路。塔波拉傑於1121年在達拉崗波(今達波地區的雅魯藏布江北岸)創建了一座寺院,取名為崗波寺。塔波拉傑就以崗波寺為據點,傳授自己掌握和感受的教法,並培養眾多弟子,從而創立了塔波噶舉,崗波寺成為該派的祖寺。特別是塔波拉傑結合噶當派的道次第法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教授而撰寫的《道次第解脱道莊嚴論》,成為塔波噶舉的必修課,所以後世學者講塔波噶舉時,都融合着噶當派和噶舉教法,這可稱得上是塔波噶舉的一大特色。
塔波拉傑在崗波寺主持宗教事務長達三十年左右,於1150年將寺院主持職位讓給自己的侄子貢巴·次成寧波(1116-1169),此人也是塔波拉傑所創立的塔波噶舉的主要繼承者。由於塔波拉傑家族的後人都依附於崗波寺居住生活,所以崗波寺的寺主一直由這一家族的後裔繼承。崗波寺曾因塔波拉傑而聞名一時,但後來一直沒能形成一座規模宏大的大型寺院。總之,塔波拉傑的主要貢獻不僅僅在於建造崗波寺和創立塔波噶舉,而在於他培養了四位著名的弟子。這四名大弟子分別在前後藏等地建寺傳法,形成相對獨立的塔波噶舉四大支系,從此塔波噶舉或噶舉派開始進入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四大支系分別為噶瑪噶舉、帕竹噶舉、拔戎噶舉和蔡巴噶舉。香巴噶舉的創立者為瓊波南覺,他生於1085年,從十歲開始就學習藏文和梵文;十三歲時跟一位雍仲苯教大師學習苯教,後來改修寧瑪派的大圓滿法。當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宗教知識後,瓊波南覺就攜帶了不少黃金去尼泊爾進修梵文,同時學習密法。後又數次赴印度依從彌勒巴等著名大師,並求得當時在印度流行的許多密宗法門。學成返回西藏後,瓊波南覺在噶當派高僧朗日唐巴(1052-1123)座下正式出家受比丘戒。之後,瓊波南覺在前藏的彭域地方(拉薩以北)建寺立廟,又到後藏的香地去傳授自己掌握的教法,在三年期間建立了許多寺院。因此,香地成為瓊波南覺的傳法基地或中心,而且他所傳授的教法在這一地區形成一定的勢力,故稱其為香巴噶舉。據稱瓊波南覺曾七次赴印度求法,這説明他所傳授的教法不是從瑪爾巴師徒那裏學到的,而是從印度直接求得的,因而該派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在教法內容及其實踐儀軌方面,又與瑪爾巴等大師傳承下來的正統噶舉派極為相近。所以,香巴噶舉被列入龐雜的噶舉教法範疇。

噶舉派教派傳承

帝洛巴(988-1069)追溯噶舉傳承,被尊為印度噶舉傳承的創始者。帝洛巴從禪觀中直接得到金剛持及許多本尊的授記,在未證得大成就之前,他以榨芝麻及零工為生,也因此而得名。帝洛巴的繼承者是那洛巴大學者(1016-1100),他是印度最重要的大成就者之一。那洛巴將“六瑜伽”及“大手印”傳給了他的大弟子瑪爾巴(1012-1096),而後者成為噶舉派在西藏的第一位導師。為求對教義的理解,瑪爾巴到曼卡爾區的沐估隆鎮跟隨卓彌譯師(994-1078)學習梵文,但後來因為學費太昂貴而離開,並決定到印度。據文獻記載在他三遊印度之中,接收了那洛巴及其他禪修者完整的“大手印”教義,之後瑪爾巴、卓彌譯師在復興藏傳佛教運動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噶舉傳承稱為“瑪爾巴噶舉”,取自瑪爾巴的名字。另一噶舉傳承則是西藏中部“香”地發起的,其創始人為瓊波南覺(1002-1096),他是那洛巴及那洛巴妹妹尼估瑪的弟子。這一派系稱為“香巴噶舉”,乃取自發源地為名。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派是噶舉傳承最早創立的派別。瑪爾巴主要的弟子米拉日巴(1052-1135)是一位著名的“西藏瑜伽士”。米拉日巴在接收其上師嚴厲的教導下,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至今仍是無數修行者的借鑑,而他即興所作的道歌《米拉日巴一萬偈》更是許多讀者自我鼓勵及激勵的源泉。米拉日巴有許多弟子,其中特別傑出的有兩位,他們是惹瓊巴(1083-1161)及岡波巴(1079-1153)。這兩位大師開創了噶舉派完整的體制,其中岡波巴創立了“塔波噶舉”。岡波巴是塔波區人氏(派別之名即是源自於此),是一位著名的醫生,所以也被稱為“塔波拉傑”意即“來自塔波的醫生”,而他的全名是“塔波達沃雄努”。岡波巴也是《解脱莊嚴寶縵》的作者,其噶舉傳承興起於藏區中最有作為的人物。帝洛巴、那洛巴、瑪爾巴、米拉日巴及岡波巴在噶舉傳承中被尊為“五祖”。
噶舉傳承的“四大派”是由岡波巴的四大弟子所創立,包括噶瑪噶舉、蔡巴噶舉、拔戎噶舉、帕竹噶舉。然而塔波噶舉卻保存着自承的方丈系統而自成一派,這與其他十二派是有所不同的。噶舉傳承的“八小派”是由帕莫竹巴(1100-1170)的主要弟子所創立,包括直貢噶舉、達隆噶舉、竹巴噶舉、雅桑噶舉、措普噶舉、修賽噶舉、葉巴噶舉和瑪倉噶舉。帕莫竹巴在西藏推翻了薩迦政權,他也跟隨了貢噶寧波(1092-1158)參學了十二年並獲得薩迦派“道果”的教義。帕莫竹巴對十二支派的影響在於他將“道果”教義融入噶舉派“丹雅卓”的教義內。噶瑪拔希(1204-1283)生於康區金沙江流域佛教盛行的細離察多地方。幼時名為“卻真”,跟從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的再傳弟子崩扎巴學習讀寫和經典等。11歲時受沙彌戒,起名“卻吉喇嘛”(意為佛法上師),被認定為噶瑪噶舉創始人都松欽巴(1110-1193)的化身,迎到楚布寺接受十年培養,得大成就。1247年任楚布寺法座,成為噶瑪噶舉派的領袖。1256年奉詔赴和林,元憲宗賞賜金邊黑色僧帽一頂及金印一顆,其法嗣傳被稱為“黑帽系”。噶瑪拔希圓寂後開始轉世制度,開藏傳佛教乘願“轉世”的先河。此辦法後被各派廣泛襲用,並不斷完善,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噶瑪拔希的轉世讓迥多吉(1284-1339)為藏傳佛教的第一位轉世活佛,那頂金邊黑色僧帽就成為以楚布寺為根本道場的這個轉世系統的傳承珍寶,楚布寺成為創立藏傳佛教轉世制度的第一座寺廟。至今為止的八百多年中,傳世十七代,是藏傳佛教一個影響很大的教派。1992年9月27日,第十七世噶瑪巴伍金卓堆·赤列多傑的坐牀典禮在楚布寺隆重舉行。這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央政府批准認定的第一位有影響的大活佛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