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噶爾雅沙

鎖定
噶爾雅沙:也寫為噶爾亞沙、噶爾雅莎、噶爾亞薩,阿里以前的兩處首府所在地之一(另一個是噶爾昆沙),現為昆莎鄉南部的地帶。噶爾,藏語意思為“帳篷、營地、兵營”。清代設宗,阿里首府(夏季)一直在噶爾亞沙 [1] 
中文名
噶爾雅沙
別    名
噶大克
所屬地區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區噶爾縣東南部

目錄

噶爾雅沙發展歷史

噶爾雅沙 噶爾雅沙
舊即夏季的“噶大克”。集鎮名 [2]  。長官稱噶大克噶本。地處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噶爾河右岸,今寫作噶爾亞沙(或亞薩),阿(裏)日(喀則)公路經此。為西藏西部重要集鎮,附近地區貨物集散中心之一。清朝外務部奏準西藏亞東、江孜、噶大克三處開埠設關。
噶爾,藏語的語意為“帳篷、兵營”。舊西藏噶廈政府在抗擊克什米爾的森巴(錫克族)軍隊入侵時,(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敗森巴軍隊後曾在此紮營,由此得名。清代設宗,阿里首府(夏季)一直在噶爾亞沙。 [1]  一説:1681年拉達克國王德雷南傑派兵攻打阿里地區,當時實際統治西藏地方的青海蒙古汗王達賴汗(被藏史稱為丹增曲傑欽布的固始汗之孫)和西藏地方政府共同組織了一支蒙藏聯軍,這支聯軍進軍阿里後,擊潰了拉達克軍隊,1683年攻佔了拉達克首府列城,承認拉達克為大清帝國的藩屬,並每年到西藏進貢。收復阿里的被佔領土後,在阿里正式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的派出機構阿里總管府(在阿里稱為噶爾本或者噶爾烏古)。 [3] 
亞沙西南方有噶爾宗寺(在噶爾宗隆)、噶爾宗拉(山口)。
舊時阿里首府有兩處,一處在噶爾河上游,名噶爾雅沙,意即噶爾居地;一處在噶爾河下游,名噶爾昆沙,意即噶爾居地,兩地合稱噶大克。阿里冬季首府噶爾昆沙(昆莎鄉)。 [4] 
噶爾雅沙 噶爾雅沙
噶爾是兩個地方的合稱,即“噶爾亞薩”和“噶爾昆薩”。“亞薩”指夏季居住的地方,“昆薩”指冬季居住的地方。由原西藏地方政府阿里總管府召集的一年一度的恰青在噶爾亞薩隆重舉行,所以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賽馬、射箭、馬術、物交、收税為內容的大型活動被史稱為噶爾恰青 [3]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堆裏嘎本駐噶大克,轄布達巴、日土、噶大克。是阿里地區的前身。
1960年設阿里專區,專署駐噶爾昆沙,以噶爾宗設噶爾縣(駐雅沙)雅莎鄉。1966年專署遷獅泉河盆地建城,縣政府遷於昆沙(使用專署的舊辦公地)。
1999年西藏鄉鎮調整,合併到昆莎鄉。噶爾亞薩後來為昆莎鄉南部的區域 [5] 

噶爾雅沙地理

噶爾亞沙所在的地方是噶爾藏布峽谷地帶裏最大的綠洲。

噶爾雅沙建設

公路建設:2018年完成G219國道至噶爾亞沙23公里的四級砂石路,總投資414萬元。
雅莎灌溉工程:2016年3月26日開工,總投資6066萬元,用於解決2萬多畝人工飼草料和0.7萬多畝紅柳林的灌溉問題。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護紅柳林,噶爾縣把原本直走的水渠改成繞開紅柳林(至少百年的1500棵天然紅柳林 [6]  ),確保每一株紅柳完好無損 [7] 
農牧示範園:2018年報道,近年來,噶爾縣打造了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昆莎現代農牧科技示範園、噶爾亞沙高原設施農牧示範園等三大產業示範園 [8] 
新村新氣象:2018年報道,投資6.35億元,新建康樂新居、噶爾亞沙新村兩個易地搬遷小區 [8] 

噶爾雅沙遠期

計劃修建的新藏鐵路:從日喀則西行,在原有公路的基礎上,經過拉孜,再往西抵達噶爾雅沙。從噶爾雅沙往北,經過阿克賽欽湖西面,最後抵達終點新疆和田市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