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噶朗王

鎖定
噶朗王,舊時西藏東部一隅的割據土酋。又作“甘南木王”、“呷納木王”、“波密王”、“噶朗木第巴”。藏語音譯,“噶朗木”意為“天”或“上”;“第巴”意為“酋長”、“頭人”。
中文名
噶朗王
別    名
甘南木王、呷納木王、波密王、噶朗木第巴
性    質
土酋稱號
出    處
《波密圖志》

目錄

噶朗王沿革

相傳吐蕃第八代王止貢贊普被其大臣所殺,贊普三子中的怯蚩(一作“嘉赤”、“呷赤”,即“佈德鞏夾”)逃往波布(清代始稱波密),被當地部族民擁戴為首領,府邸修築在噶朗木的地方,故名。其後裔轄區俗稱波龍巴麻布龍珠大小六個流或波曲龍珠波河六域。一説統轄18個宗卡。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波密原隸屬元、明、清歷代中央王朝的統治,與西藏地方政權有相對的獨立性。藏波屢生糾紛、交戰。清道光十六年(1836),噶朗王下屬頭目扎布發難作亂,清軍增調援軍討伐,扎布兵敗身亡。是年清帝授噶朗王下臣曲結·旺秋繞丹為“噶朗木第巴”,統管波密大權,隸屬衞藏,並規定其每年上交給拉薩當局酥油、茶葉等支應差役。光緒七年(1881),噶朗木第巴統治了白馬崗(含今墨脱縣全境),相繼派出過十三任宗本。清末,噶朗王拒服駐藏大臣和噶廈政府的節制,駐藏大臣聯豫及四川總督趙爾豐曾分路派兵到達該地征剿。1927—1931年藏波又開釁,被噶廈政府軍擊敗,遂亡。噶廈政府在此分設坡堆宗(又作“傾多宗”)、波麥宗(又作“易貢宗”)和波曲宗(又作“曲宗”),俗稱為“波密三宗”。 [1] 

噶朗王出處

《波密圖志》載:“此間總管只噶朗一名,其子孫即世代相傳,垂為衣缽。”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5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