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噫籲嚱

鎖定
噫籲嚱是語氣助詞嘆詞,讀音為yī xū xī(高中部編版語文教材標註讀音),“噫!籲嚱”,表示驚異或慨嘆。 出自唐李白《蜀道難》詩:“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中文名
噫籲嚱
別    名
噫籲嘻
噫籲唏噫於戲
噫於戲
拼    音
yī xū xī
讀    音
yīwū hū [1] 
釋    義
表示驚異或慨嘆
類    型
嘆詞
正式斷句
噫!籲嚱!(噫!嗚呼!)

噫籲嚱基本信息

【詞目】噫籲嚱
宋景文公筆記》:“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籲嚱’。”(本書出自北宋文學家宋祁。)
宋祁是北宋文學家。天聖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新唐書》大部份為宋祁所作),
“籲嚱”二字應該唸作[wū hū]。
正式斷句為:噫!籲嚱!(噫!嗚呼!)(參見羅曉暉、馮勝蘭《文本解讀與閲讀教學講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噫籲嚱詞目示例

1、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亦作“ 噫籲嘻 ”、“ 噫籲唏 ”。
2、清 黃周星 《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縹渺峯放歌》:“噫籲嘻,怪事哉。”
3、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吉人自有天相, 伏園 真福將也!而我的華蓋運卻還沒有走完,噫籲唏。”
4、《宋景文公筆記》:“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籲嚱’。”“籲嚱”二字應該唸作[wū hū]。正式斷句為:噫!籲嚱!
5、《大學》(二十五)於戲,前王不忘!_《詩》雲:“於戲,前王不忘!” 此句出自《詩經·周頌·烈文》,這本是周朝人懷念周文王武王而做,於戲,嗚呼之意。
6、《笑林廣記腐流部-於戲左讀。有蒙訓者,首教《大學》。至“於戲!前王不忘”句,竟如字讀之。主曰:“誤矣,宜讀作‘嗚呼’。”師從之。
《笑林廣記》是中國笑話集,又名《新鐫笑林廣記》。此書作者“遊戲主人”編成,遊戲主人並不是指一個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於戲即是籲嚱。

噫籲嚱單字解釋

噫 yī
部首:口
總筆畫:20
<嘆>:“噫籲嚱,危乎高哉!” 口哨聲。
籲xū
部首:口
總筆畫:6
<嘆> 形聲。從口,於聲。本義: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
嚱 xī
部首:口
總筆畫:20
<嘆>“噫籲嚱,危乎高哉!” 口哨聲。

噫籲嚱《笑林廣記》腐流部:於戲左讀

有蒙訓者,首教《大學》。至“於戲前王不忘”句,竟如字讀之。
主曰:“誤矣,宜讀作‘嗚呼’。”
師從之。
至冬間,讀《論語》注:“儺雖古禮而近於戲。”乃讀做嗚呼。
主人曰:“又誤矣,此乃於戲也。”
師大怒,訴其友曰:“這東家甚難理會。只‘於戲’兩字,從年頭直與我拗到年尾。”
(白話版)
古時候,有一位半吊子教書先生,他教孩童讀書,其中有一句“於戲!前王不忘”,結果孩童的父親頗有見識,就指出了教書先生的錯誤,他説這裏的“於戲”不能用常規的讀法,要念作“嗚呼”,先生於是記住了。後來又教到一句“儺雖古禮而近於戲”,就讀成了“儺雖古禮而近嗚呼”,結果這位半吊子教書先生很是難堪。
從這則故事可以發現,在古漢語中“於戲”二字在作為發語詞時要念成“嗚呼”,二者互為通假。
籲嚱”和“於戲”的區別就是多了一個口字旁

噫籲嚱相關歌曲

蜀道難
作詞:李白
作曲:龐巖
演唱:龐巖
偏偏又在初秋時節登臨蜀道,
滿目頹然與這面前蕭瑟景貌。
青苔披霜鑲嵌於陡峭山崖,
連着鐵索伸向遠方,盡頭被雲籠罩。
隱約聽見似乎秦人吹響的號角,
殘忍的廝殺頻頻在腦中縈繞。
在這條鶴鳴猿哀的古道上,
哪位聖賢能篩出合適的辭藻加以憑悼?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難於上青天)
兩地親朋怎相見?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難於上青天)
西臨前秦,東臨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蜀道難》
演唱:少司命
作詞:李白《蜀道難》
作曲:少司命
編曲:灰原窮
混縮:灰原窮
歌詞: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