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噁心

(讓·保羅·薩特創作中篇小説)

鎖定
《噁心》是法國作家讓-保羅·薩特創作的日記體中篇小説,1938年首次發表。
《噁心》是薩特將自己的哲學思想與文學形式相結合,用小説來表現“存在”的第一部中篇小説。全書以第一人稱日記體寫成,由兩頁沒有日期的日記和1932年1月19日~2月25日的日記組成,整個故事平淡、缺少情節。噁心本來是指一種生理反應,在文中是指清醒的主人公安東納·洛根丁對世界的偶然性與不可知性的噁心,對存在本身的無意義的噁心,對人的生存的偶然性和無深刻理由的噁心,對人性異化的噁心,對荒誕現實的噁心。 [1] 
《噁心》用形象的人和物展示抽象的哲學思考,是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圖解,是薩特小説創作成熟的標誌,從文學發展的角度來看,該書也確實深刻地影響了法國現代小説的演變,無論在哲理思想上還是在寫作手法上都堪稱現代小説的先驅。 [2] 
作品名稱
噁心
外文名
La nausée
作品別名
安東納·洛根丁的奇特冒險
作    者
(法)讓-保羅·薩特
文學體裁
日記體中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38年
字    數
199000

噁心內容簡介

小説主人公叫安東納·洛根丁,他是一個孤獨的年輕的知識分子,他自我意識很強,有點神經質,因為失戀幾乎精神崩潰。經歷了長途旅行之後,洛根丁終於在海濱城市波維爾市安頓下來。他住在車站附近的旅行推銷員的旅館裏,每天所接觸的都是些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人。洛根丁有時在街頭閒逛,有時在酒吧間與老闆娘調情。他心愛的女人安妮離開他已經整整四年了,在他的記憶中,安妮曾經追求過理想的完滿時刻,但所得到的卻是虛無,一切都化為烏有。洛根丁為了充實空虛的人生去研究歷史,並打算寫一篇關於18世紀法國貴族德·洛勒旁的冒險史的論文。因此他天天上圖書館去讀書,蒐集資料。在圖書館時,洛根丁認識了一位自修者,在自修者的勸導下,他根據字母排列順序逐一閲讀各種書籍。到了晚上,洛根丁便坐在鐵路員工俱樂部裏,反覆欣賞同一張唱片《在一些日子裏》。洛根丁感到他自己正在一點一滴地喪失自己,陷入一種奇異和混亂不堪的狀態之中。他的生活失去了意義,他開始對世界感到噁心。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有一種腐爛的臭味散發在空氣中,在光線中,甚至在人們的態度中。洛根丁曾經到處遊逛,後來他終於認識到自己冒險生活的含義:這就是噁心。這種噁心就是存在本身的自我顯露。他在噁心的感覺中領悟到存在,存在是一種醜態,難以忍受。
終於有一天,洛根丁收到了安妮的來信,這使他抱有一點希望,但他很快就發現,安妮已經變得下流和絕望,她早已放棄以往所追求的那種完滿的時刻。洛根丁和安妮都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發現了存在的含義:虛無。沒有什麼可以訴説的,一切都不值一提。這樣,洛根丁又重新回到空虛孤獨之中。洛根丁決定離開波維爾市。他最後一次光顧了鐵路工人俱樂部,最後一次欣賞《在一些日子裏》,就在欣賞唱片的最後時刻,他隱約地感覺到了一種渺茫的希望。 [1] 

噁心創作背景

噁心時代背景

26歲的薩特開始寫作時,整個歐洲籠罩在一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陰霾中,經濟上,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性的危機正在蔓延,極端殘酷的現實與人們內心美好的希望,在不斷碰撞中產生了一種普遍的痛苦、迷茫和絕望的情緒,作為敏感的知識分子的薩特感受到了歷史的變化,他選擇用筆來啓發大家如何看待這樣可惡荒誕的社會,如何面對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2] 

噁心成書背景

1931年二月,薩特服兵役期滿,拒絕當士官生,遂復員任教於勒阿弗爾中學。但在此期間,隨着歲月的流逝,薩特產生了失意感,於是開始撰寫對孤獨的思考,年底,開始寫論偶然性的論文,這也是《噁心》的初稿,1934年薩特在柏林求學期間完成《噁心》的第二稿,1938年三月,《噁心》出版。 [1] 

噁心人物介紹

洛根丁
洛根丁在某種程度上是精神危機時期的薩特,他把內心的感受,諸如孤獨,焦慮,不滿通過洛根丁發泄出來。主人公洛根丁便成了第一個薩特式人物。洛根丁是位歷史學家,為了完成部歷史傳記來到波維爾。他上圖書館,泡酒店,結識了圖書館裏的自學者,有時和酒店老闆娘幽會,終日生活在循規蹈矩的市民中間,混沌、麻木,逐漸地失語。突然間他感到了“噁心”。在他眼中,一切存在之物都失去了日常的形態,甚至自己的肉體也是異己之物如同樹根般醜惡。波維爾的生活似乎永遠一成不變。生活在封閉、平庸保守的醜惡現實中循環,時間喪失了時間性。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時間的不可逆轉,人的一生中每一個時刻都應該是獨特而不可復現的。沒有變化的時間使人生失去了意義,洛根丁迷失在意義缺失的虛空中,時時遭受“噁心”的襲擊。 [3] 
洛勒旁
失敗了的政治冒險家,布城的德·洛勒旁侯爵,矮小的老好人,欺騙聶爾西亞,謀殺保爾一世,洛根丁在布城就是為了他。然而三年以後,當洛根丁的研究走向深入之後,洛勒旁的容貌便像墨跡一樣,逐漸淡了下來,他的感受逐斷髮生逆轉,直至質變。洛勒旁欺騙了歷史,也欺騙了洛根丁。“一個多麼會説謊的小小的自考者”,洛根丁終於作出自己的判斷。 [4] 
安妮
六年前,安妮拋棄了洛根丁,是因為她要追求所謂“獨特的境遇"、“完美的時刻” ;六年後,她又拋棄了他,因為她對人生,世界都感到厭惡,她只是“在肉體上還活餚”。安妮始終掌握着對洛根丁的主動權。她和洛勒旁代表着洛根丁一度尋求的生存的理由。 [4] 
自修者
這位自修者有好看的女人似的睫毛和像一條肥大的白色的蟲一樣的手。雖是一名執達員的書記,但他一天到晚除了在圖書館裏看書以外,幾乎無事可作。他勤於自學,但他採用的是不加選擇,按字母順序來讀書的方法。在浩翰的知識海洋麪前,他簡直就是一個愚蠢的書呆子。他宣稱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 但他的人道主義是盲目的人道主義。他並沒有真正理解“有人類存在呀” 的含義。他“愛人類”,但他是孤獨的。此外,他還是個卑怯的同性戀者,儘管他對少年的僅限於凝視的微小的愛情,幾乎不是肉慾。 [4] 
老闆娘
鐵路飯店的老闆娘,這個在裙子下面慢慢地腐爛的肉體。一方面是個善於經營的好掌櫃,一方面她又是個來者不拒的淫婦。她每天都需要一個漢子以從中得到愉快。別人只要問一聲,她從來不説沒空。一個外貌堂堂,膽小卑怯;一個明目張膽,放蕩無料,但自修者和老闆娘都是城市裏令人噁心的灰色小市民。 [4] 

噁心作品鑑賞

噁心作品主題

1.存在的虛無
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把“存在”作為起點和本體,並由此出發探討人的本質和意義。薩特把存在分為“自在存在”和“自為存在”兩個領域。“自在存在”是指人們感知的對象、內容,指意識之外的客觀世界,它是完滿的充實的,無主動性,荒謬的。“自為存在”指人的主觀意識,人的願望、情感、意願、理智等。它是真正的存在,非實在性的,完全自由、主動、有創造性。而自在存在和自為存在也不可分割地聯繫着構成一個總體,沒有自在,自為便是某種抽象的東西,一個無物的意識,沒有自為,自在便成為不可説明的東西,只是一個人從意識的虛無那裏取得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小説《噁心》就是薩特對人的這種存在狀態的形象描述和深刻體驗,它通過主人公洛根丁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的荒謬,也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他的文學批判的世界。
《噁心》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不滿足於揭示事物,而是去揭示事物本質的存在。通過文學語言表達了其存在哲學的核心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薩特的存在哲學。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大致有三點:(1)“存在先於本質”。在薩特看來,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確立自己的本質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人不是別的東西,而僅僅是他自己行動的結果。(2)“自由選擇”。上帝死了,人在這個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動選擇是自由的。這是因為人的選擇既沒有任何先天模式,沒有上帝的指導,也不能憑藉別人的判斷,人是自己行動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3)“世界是荒誕的”。人偶然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面對着瞬息萬變、沒有理性、沒有秩序、純粹偶然的、混亂的、不合理的客觀外界,人感到處處受到限制、阻礙。在這世界裏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人只有感到噁心、嘔吐。為了在世界上有否定,為了能對存在提問題,就應該以某種方式規定虛無,這是薩特所揭示的虛無的存在的根源,在《噁心》中他寫到:“虛無只是我腦中的一個概念”,“並非在存在之前來的,它也是一種存在,出現在其他許多存在之後”。這與康德的純粹理性一脈相承,與波普爾的證偽説亦有共通之處;人的存在是一個能實現與世界以及自身的虛無化脱離的存在。這種脱離的永恆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 [1] 
2.選擇的自由
在通篇的絕望中仍能看到主人公擁有的一些“美妙的時刻”,雖然這些描寫微乎其微,但仍舊不可忽視。洛根丁在音樂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衝動,他覺得自己的軀體堅硬起來,厭惡走得無影無蹤。在日記的結尾,他也是在音樂聲中莊嚴地宣佈一個基調和即將誕生的未來。在洛根丁的隱約的希望之中,人們感受到了那種來自內在生命的可貴的訴求。在薩特看來,人與自然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具有意識,而意識的最大特徵是自由,而自由就是對人的意志的召喚。即便世界荒誕,人還是有自由去創造自己,創造自己的價值。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人們看到的洛根丁,是一個敢於正視自我存在和自我命運的生命;是一個肩負責任和使命並能夠賦予自己生命以意義和價值的可貴生命。 [1] 

噁心藝術特色

在藝術形式上,《噁心》是一部用第一人稱來寫的日記體哲理小説。全書由主人公一篇篇長短不一的日記組合而成,這些日記在內容上十分龐雜,互不聯繫,形如散沙,因而在作品的結構上就有別於傳統的故事性小説,沒有起伏跌宕、曲折離奇的情節。不過從小説的深層結構看,作者安排這些日記,都是經過精心構思的。小説以主人公的心緒演變為內在線索,以布維爾城為人物活動的中心點,從而把眾多的日常生活片斷連綴成一個有機整體。此外,《噁心》還把描寫現實生活的傳統手法與表現人物內心複雜的意識活動的現代手法有機結合起來,多層次、多角度地描繪出富有立體感的生活畫面。 [5] 

噁心作品影響

一方面,《噁心》這部小説忠實地記錄了20世紀30年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情緒,它告訴人們生活就是這樣的,這種近乎白描的現實主義手法使讀者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它開創了用小説這個藝術形式表達哲學這個學科的手法,同時它提出的哲學命題又成為文學新起點的標誌。在它出版後的10年中,它成為大眾所接受的暢銷書,是被人們研究最多、解釋最多的作品之一。 [2] 
小説於1938年在法國出版後,立刻獲得成功,此後經久不衰。《噁心》的問世,標誌着薩特存在主義世界觀的確立,同時奠定了他在法國文壇的地位。小説主人公洛根丁也成為西方文化的文學典型之一,“人們把洛根丁同莎士比亞戲劇人物哈姆雷特和麥克白夫人、狄更斯小説裏的奧利佛·退斯特和大衞·科柏菲爾、詹姆斯·喬伊斯筆下的布盧姆和莫麗以及卡夫卡寓言中的克萊格·薩姆薩等文學形象相提並論。”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噁心》還對後世存在主義文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影響。 [6] 

噁心作者簡介

讓-保羅·薩特,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1905年出生於巴黎,父親在他很小時就去世。他隨母到當教授的外祖父家生活。1915年,他考入中學。20歲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1928年畢業後擔任中學教師,並與波伏娃結為夫妻。1933年赴德留學深造,師從著名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回國後他邊從教邊寫作。二戰爆發後,薩特參軍,次年被俘。獲釋後從事創作,主張“介入文學”。1945年創辦《現代雜誌》,成為職業作家。1955年訪問中國。1964年他以“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為由謝絕了諾貝爾文學獎。1980年4月15日病逝於巴黎。代表作有《存在與虛無》和《噁心》等。 [7] 
參考資料
  • 1.    李安斌,冷和平主編.外國文學名著選讀:中國工商出版社,2013.09:第403-406頁
  • 2.    楊坤主編.速讀外國文學名著:藍天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第183頁
  • 3.    張弘著.外國小説鑑賞辭典 4 20世紀中期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09:第300頁
  • 4.    曾軍. 一個孤獨者的精神漫遊——讀薩特的《噁心》[J]. 外國文學研究, 1993(1):107-111.
  • 5.    柯繼銘編著.世界名著速讀(第二冊):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1:第346頁
  • 6.    吳格非. 孤獨者的靈魂——薩特小説《噁心》的存在探詢及其審美含義[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2, 25(4).
  • 7.    劉寶恆主編.思想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6: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