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嘎瑪澤登

(西藏軍區原副司令)

鎖定
嘎瑪澤登(1936-——),藏族四川甘孜地區人。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嘎瑪澤登是位傳奇式的人物,目光犀利、身材魁梧,馬騎得快,槍打得準,大街上有人打架,誰喊一聲“嘎司令來了”,打架的人便立刻垂手恭立。
中文名
嘎瑪澤登 [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藏族
出生日期
1936年
主要成就
二等功
出生地
四川甘孜地區

嘎瑪澤登人物簡介

嗄瑪澤登出身在四川省甘孜地區的一個農奴家庭。他永遠忘不了舊社會的苦難,阿爸給頭人當奴隸、阿媽給頭人當傭人,小小的嘎瑪只好帶着弟弟四處流浪。1950年冬,解放軍來到了嘎瑪的家鄉,從雪地裏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嘎瑪。部隊接納他當了一名通信員。在革命隊伍裏,他慢慢懂得共產黨、毛主席是農奴的救星,解放軍是受苦人的恩人。
為了培養藏族幹部,部隊黨組織把嘎瑪送進康定幹校學習文化。之後,又把他送進西南民族學院學習政法。1957年,嘎瑪光榮地入了黨,面對鮮紅的黨旗他舉起右手宣誓:“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翻身農奴世世代代跟着黨”。

嘎瑪澤登個人榮譽

正當百萬翻身農奴滿懷信心,迎接新生活的時候,西藏分裂主義集團發動了武裝叛亂。叛亂分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嘎瑪義憤填膺,投入了討伐叛匪的戰鬥。在偵察連裏,嘎瑪揚鞭策馬,千里奇襲,隻身殲敵16名,榮立了二等功。

嘎瑪澤登人物生平

不久,印度在我邊境挑起事端,喜馬拉雅山南麓又燃起戰火。為了保衞祖國領土,維護民族尊嚴,在團裏當參謀的嘎瑪澤登跟隨部隊連夜開到了中印邊境前線。在冰天雪地裏,他和戰友們英勇頑強,連續作戰,呼嘯的子彈射穿了他的衣褲和帽子,但沒有傷着骨肉和頭皮。嘎瑪風趣地説:“那是神靈保佑,子彈不打好人。”戰鬥中,他又立了三等功。一位農奴的後代在黨的培養下茁壯成長。有着1700多公里邊防線的日喀則地區與3個國家接壤,通外山口140多處。日喀則軍分區是全軍海拔最高、防線最長、哨所最多的邊防軍分區。這裏環境惡劣,條件艱苦,戍守在這裏的官兵經常需要克服許多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為此,嘎瑪澤登率先垂範,在他擔任日喀則軍分區正、副司令員的18年間,他跑遍了本防區的所有雪山哨卡,對千里防區內的山山水水瞭如指掌,與戰士們共甘同苦,深得戰士們的愛戴。乃堆拉哨所,環境惡劣,官兵們冬住“水晶宮”、夏住“水簾洞”,吃盡了苦頭。嘎瑪澤登來到哨所,和戰士們一起開始了修建營區的“攻堅戰”。在崎嶇的山路上,嘎瑪澤登扛着一根根木料、一包包水泥,他肩膀磨出了血,腳上打起了泡出不肯休息。戰士們心疼地説:“嘎司令,你指揮就得了,哪能和我們一樣幹呢。”“我不帶頭幹,好讓你們偷懶呀!”將軍的話引得戰士們笑了起來。大家幹得更歡了,不久住進了自己蓋起的新居。戰士們説:哪裏有哨所,那裏就有嘎司令的腳印,哪裏有困難,那裏就有嘎司令的身影。

嘎瑪澤登任職

1965年,嘎瑪作為軍隊優秀幹部被選送到南京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被派到海拔4800米的仲巴縣擔任武裝部長。1974年,任命為西藏軍區日喀則軍分區副司令員。1983年,榮升軍分區司令員。1991年8月,提升為西藏軍區副司令。作為共和國的將軍,咕瑪澤登始終保持和發揚人民軍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英雄本色。他感慨萬千地説:“雪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出有源。農奴兒子當將軍,黨的恩情説不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