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嘉興市政協

鎖定
嘉興市政協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地方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1] 
中文名
嘉興市政協
外文名
Jiax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嘉興市政協歷史沿革

政協嘉興市委員會的前身是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1956年後建立政協嘉興市(縣)委員會,前後經歷了三個時期。
1、1950年到1955年。這一時期政協組織的名稱為協商會,因為當時嘉興行政建制的改變,其中嘉興市協商會歷經四屆,嘉興縣城區協商會一屆,委員都在市區。
2、1956年到1983年。1956年3月,按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組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嘉興市第一屆委員會。這一時期,嘉興市行政建制也多次變更,其中,嘉興市政協歷經三屆,嘉興縣政協歷經二屆。 1966年以後,因為“文化大革命”,政協被迫停止活動。到1981年嘉興改建為縣級市,1982年1月組建政協嘉興市第三屆委員會。這一屆委員會歷時一年多,到1983年撤地建市為止。
3、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嘉興地區,建立嘉興市。嘉興市為省轄市,行政區劃轄嘉善、平湖、海鹽、海寧、桐鄉五個縣及城區、郊區。同年12月,組建政協嘉興市第一屆委員會,有28個界別組成,委員數為352名,主席是沈如淙同志。這一時期,政協委員以市區為主,後逐漸擴展到各縣(市、區)。
1991年1月,設立政協嘉興市委員會郊區聯絡組,1993年8月,更名為政協嘉興市委員會郊區聯絡處,1996年12月建立政協嘉興市委員會郊區工作委員會(後稱秀洲區工作委員會)。嘉興市政協二屆、三屆委員會主席是貝品明同志。2000年8月,因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建立政協嘉興市委員會秀城區工作委員會。
2005年3月,經中共嘉興市委批覆同意,嘉興市秀洲區、秀城區(後改為南湖區)分別成立了政協嘉興市秀洲區委員會和政協嘉興市秀城區(後改為南湖區)委員會。鑑於秀城、秀洲區政協委員會已經成立,並選舉產生了秀城、秀洲區政協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2005年5月,政協嘉興市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十二次會議決定撤銷政協嘉興市委員會秀城區、秀洲區工作委員會。

嘉興市政協下設機構

2018年機構改革後,嘉興市政協機關設“一辦一室九委”,分別是辦公室、研究室、提案委員會、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經濟委員會、教科衞體委員會、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港澳台僑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工作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政協嘉興市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是市政協辦公室,辦公室下設秘書處、人事處、行政處和文史研究信息中心。 [2] 

嘉興市政協現任領導

陳利眾:主席、黨組書記
盛全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薛佳平:副主席、民進嘉興市委會主委
戴 銘:副主席、民建嘉興市委會主委
趙如英:副主席、致公黨嘉興市委會主委
盛付祥:副主席、黨組成員
周連昆:副主席、民盟嘉興市委會主委
王登峯:副主席、黨組成員
徐 勇:副主席、黨組成員
俞紅平:副主席、九三學社嘉興市委會主委
王偉榮:黨組成員、機關黨組書記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