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凼大橋

鎖定
澳門鏡海長虹——澳凼大橋(即嘉樂庇總督大橋),落成於1974年10月,歷時四年,於1974年竣工且正式通車,總投資1400多萬澳門元,全長約2.5公里,橋面有雙股的快車道及兩旁的人行道,是連接澳門半島凼仔島跨海大橋
中文名
嘉樂庇總督大橋
外文名
Ponte Governador Nobre de Carvalho
落成時間
1974年10月
總投資
1400多萬澳門幣
全    長
約2.5公里
價    格
免費
開放時間
全天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澳門特別行政區
橋面設置
雙股的快車道及兩旁的人行道

澳凼大橋基本簡介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
嘉樂庇總督大橋(Ponte Governador Nobre de Carvalho ),連接澳門半島凼仔島之間的第一條大橋。是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大橋原為澳督的名字命名為嘉樂庇大橋,後因市民通稱澳氹大橋,便取而代之。
澳門鏡海長虹,大橋全長2569.8米,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9.2米, 對開各兩車道,兩側還留有0.8米的人行道,橫跨澳凼海面,弧度很大,有如長虹卧波,設計獨特,予人既雄偉又玲瓏的印象,給古老的澳門平添現代氣息。大橋由葡萄牙橋樑專家賈多素設計、建築,線條簡潔大方,色調明快,與兩岸建築風格十分和諧。入夜後,橋燈吐亮,如珠連串,又給濠江夜空增添璨璀光彩。在不同季候,無論日夜,大橋都被烘托出秀麗的身影,成為澳門的風景線,也成為澳門發展的標誌。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
1994年4月,第二道澳凼大橋(友誼大橋)建成啓用,全長4414米,減輕舊大橋交通負荷,也對繁榮澳門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座澳凼大橋連接澳門半島和凼仔島,造價5.6億元人民幣,是澳門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大橋採用“豎琴斜拉式”設計,全長1720米。橋面分上下雙層,上層為公路,下層預留供未來的輕軌使用。

澳凼大橋建築特點

澳凼大橋圖畫 澳凼大橋圖畫
大橋最大的特色是橋塔採用英文字母“m”狀的雙拱門設計。“m”是澳門英文名“Macau”的首個字母,代表澳門的國際化稱謂;拱門豎看橫看分別代表羅馬數字阿拉伯數字的“三”,喻為第三座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
該工程屬國際性招標,有來自日本、美國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和內地的11家公司投標,以大橋局集團為主組成的聯合體憑藉實力一舉奪標。
澳凼大橋
澳凼大橋(5張)
經過大橋局集團四公司員工20個月的緊張施工,大橋除主橋合龍外,南、北引橋上部構造大部分均已完工,預計大橋在2005年12月份澳門迴歸五週年建成通車。
與兩岸建築風格和諧一體,顯得蔚為壯觀。澳氹大橋猶如一道飛跨鏡海上空的長虹,“鏡海長虹”也因此成為澳門八大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