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鎖定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諺語,意思是比喻人少勢孤,辦不成事。
中文名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拼    音
dān sī bù chénɡ xiàn,dú mù bù chénɡ lín
類    別
諺語

目錄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解釋

比喻人少勢孤,辦不成事。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出處

漢-崔定《達旨》:“高樹靡陰,獨木不林。”古樂府《紫騮馬》解題引《古今樂錄》:“梁曲曰:‘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
《水滸傳》四九:“為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成線,孤掌豈能鳴,只報得他一個信。”
《西遊記》八一:“兄長説那裏話!無我兩個,真是單絲不線,掌孤難鳴。”
《封神演義》七二:“吾在他家裏,身入重地;自古道:單絲不成線,反為不美。”
《説岳全傳》四八:“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你一個舞,終久不好看,待俺來和你對舞。” [1] 
參考資料
  • 1.    張魯原編著,中華古諺語大辭典,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10,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