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環刺螠

鎖定
單環刺螠,是無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屬 [6]  無脊椎動物。長圓筒狀,體前端略細,後端鈍圓,表面有許多疣突;生活時蟲體呈紫紅色,前端吻短,匙狀;鈎狀腹剛毛1對,黃色,剛毛間有間基肌相連;肛門無血管,體腔液中含有紫紅色的血細胞。 [7] 
單環刺螠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連地區,渤海、黃海等海域也有分佈。 [7]  埋棲於泥灘或泥沙灘處,洞口附近散有斷鉛筆條形的糞便。 [8]  穴居,穴道呈U字形。 [7]  單環刺螠白天休息,夜晚攝食,主要餌料為藻類。 [9]  通過人工繁育和養殖。 [10] 
單環刺螠是中國沿海唯一分佈的無管螠目物種,體壁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膠原蛋白,體內存在抗凝血肽、纖溶酶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被稱為“裸體海蔘”。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逐漸枯竭並導致價格飆升,因此需要進行人工養殖以保護物種資源和滿足需求。現階段科學家主要研究單環刺螠的營養開發和硫化物代謝等方面。 [6] 
中文名
單環刺螠【dān huán cì yì】
外文名
Chinese Penis Fish
別    名
海腸
海腸子
腸子
拉丁學名
Urechis unicinctus
動物界
螠蟲動物門
螠綱
無管螠目
刺螠科
刺螠屬
單環刺螠
分佈區域
俄羅斯、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渤海灣

單環刺螠形態特徵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是無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屬 [6]  無脊椎動物。俗稱“海腸子”。體呈圓筒狀,長100~300mm,寬25~27mm。體前端略細,後端鈍圓。體不分節。體表有許多疣突,略呈環狀排列。吻能伸縮,短小,匙狀,與軀幹無明顯界限。吻基部腹面具一下凹的溝(腹中線)並向後延伸達體末端。口的後方、吻的基部腹面有1對黃褐色鈎狀腹剛毛,兩剛毛間距長於自剛毛至吻部的距離。身體前半部有腺體,可分泌黏液,在產卵或營造泥沙管時潤澤用。體末端有橫裂形的肛門,在肛門周圍有1圈後剛毛或稱尾剛毛,11~12根,呈單環排列。肛門無血管,體腔液中含有紫紅色的血細胞。腎管2對,基部各有2個螺旋管。肛門囊1對,呈長囊狀。生活時蟲體呈紫紅色或棕紅色。 [1]  [7] 
單環刺螠屬螠蟲動物門,和其他刺螠屬的生物一樣,是生活在海邊潮間帶泥性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屬於底質或珊瑚礁區中的管狀螠蟲動物,季節性很高,只有在春天風浪大時才能捕得。單環刺螠的洞穴為U字形,洞口呈煙囱狀。 [2] 
單環刺螠體型肥大,身體前端具一長吻用於覓食;極具彈性,可伸長至一米以上,利用其黏性黏着底部的小動物或有機顆粒,由於吻部在外覓食而容易被海鳥啄食,而再生性極強。棲息於泥灘的單環刺螠有很好的潛沙能力,身體能潛到40釐米以上。 [2] 
單環刺螠對硫化物有較強的耐受與解毒能力,也因此被當作沿海硫化物代謝相關研究的模式生物 [2] 

單環刺螠棲息環境

單環刺螠,埋棲於泥灘或泥沙灘處,洞口附近散有斷鉛筆條形的糞便。 [8] 

單環刺螠生活習性

單環刺螠為雜食動物,多以泥沙中腐爛的有機物,小型底棲為食,主要餌料為藻類。 [9]  [2]  穴居,穴道呈U字形。 [7]  單環刺螠白天休息,夜晚攝食。 [9] 

單環刺螠分佈範圍

單環刺螠在海洋中分佈很廣,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連地區,渤海、黃海等海域也有分佈。垂直分佈可達10000m的超深淵底,自寒帶至熱帶海都有生長,但中國僅渤海灣出產。單環刺螠在山東境內主要分佈在:煙台、威海、青島等地沿海的海灘或岩石縫中。所以山東膠東地區是中國單環刺螠的最大產地。也有報道稱在福建廈門海域也有單環刺螠的發現。 [2]  [7] 

單環刺螠繁殖方式

單環刺螠通過人工繁育和養殖。 [10] 
在較大培育水體(45000mL)中,單環刺螠孵化的適宜温度範圍為24.1~30.0℃,最適温度為27.2。適宜pH範圍為6.96~9.01,最適pH為8.02。在一定的温度範圍內,單環刺螠的胚胎髮育速度隨水温升高而加快,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對比單環刺螠在生長髮育的初始階段與成體階段,其幼蟲孵化時期對温度和pH的適應能力均要弱一些。這是由於單環刺螠隨着發育到成體,機體功能已經完善和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變的更強。因此,單環刺螠的胚胎髮育階段在人工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要求尤其嚴苛,做好受精與孵化階段的水質管理,為胚胎髮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是做好單環刺螠苗種繁育工作的前提。 [3] 

單環刺螠主要價值

單環刺螠食用價值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22張)
單環刺螠是中國沿海唯一分佈的無管螠目物種,體壁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膠原蛋白,體內存在抗凝血肽、纖溶酶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被稱為“裸體海蔘”。 [6] 
單環刺螠個體肥大,肉味鮮美,體壁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自古以來,在中國、日本和朝鮮沿海均作為名貴的海鮮食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人們的傳統做法只食用其體壁,而廢棄內臟,菜餚俗稱海腸子。但有研究發現,單環刺螠廢棄內臟蛋白質含量為18.25%,脂肪含量為0.12%,總糖含量為4.09%而且含有豐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豐富的EPADHA和DPA。 [4] 
單環刺螠體壁、消化道及體腔液中均含17種氨基酸,包括人體所需的各種必需氨基酸,其組成齊全,體壁和消化道中氨基酸含量分別為73.79%和45.1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別為22.37%和16.59%,分別佔總氨基酸的30.32%和36.76%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價值,是一類亟待開發的海洋動物資源 [5] 
海腸在膠東漁民中又稱“海地瓜”,在有些地方人們把它叫做“裸體海蔘”,海腸不光長得像裸體海蔘,其營養價值比起海蔘也不遜色。但是多年來,人們都把它當作“魚餌”使用。真正把它用來制餚不過幾十年的歷史。
烹飪指導
單環刺螠 單環刺螠
海腸必須是活的,用剪刀將海腸兩頭帶刺的部分剪掉,把內臟和血液洗淨。炒時動作要快,以免變老。 [4] 
在中國,海腸是魯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調方法也很多,用海腸子配以頭刀韭菜製作的“韭菜海腸”是膠東名菜,此外“幹海腸”、“氽海腸湯”、“肉末海腸”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餚。鮮海腸子還可調製水餃、包子餡等。尤其是“韭菜炒海腸”,韭菜籽和海腸含有人體所需VE等多種微量元素。

單環刺螠研究價值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逐漸枯竭並導致價格飆升,因此需要進行人工養殖以保護物種資源和滿足需求。現階段科學家主要研究單環刺螠的營養開發和硫化物代謝等方面。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