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光鼐

鎖定
單光鼐,男,漢族,1945年10月生,重慶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羣體性事件研究專家,現任《青年研究》雜誌主編。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穩定課題組成員,兼任中國青年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警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協會理事等。 [1] 
中文名
單光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5年10月
出生地
重慶
代表作品
《中國娼妓——過去和現在》

單光鼐學術專長

主要學術專長是社會問題、青年問題研究,現從事社會羣體性事件研究,近年來曾親赴多起羣體性事件發生地調研,在羣體性事件的預防、應對方面有深入獨到的研究。

單光鼐個人履歷

單光鼐 單光鼐
1968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
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
1968~1979年在貴州教書。
1982~198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工作。
1985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工作。

單光鼐個人作品

單光鼐主要著作

《中國娼妓——過去和現在》(專著)、
《中國青年發展報告》(合著)、《社會學》(合著)、
《轉型中的中國社會》(合著)等。

單光鼐主要文章

《崛起的中國如何與西方對話——怎樣化解西藏事件的公關危局?》(《南方週末》)、
《“散步”是為了避免暴力》(《南方週末》)、
《非政治化處理羣體性事件》(《財經》雜誌)、
《冷處理 徐圖之 慎用警》(《網絡輿情》)、
《處置羣體性事件的學問》(《瞭望》新聞週刊)、
《尋求維護穩定的大智慧》(《半月談》雜誌)等。

單光鼐“縣域青年”

“縣域青年”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單光鼐提出的一個概念。
“縣域青年”專指那些從小在縣裏成長的孩子。 他們多是“80後”或“90後”,他們常常逃學,學校管不了;家長在外,家長管不到;街道就更管不了。他們常年遊蕩街頭,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