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錦卿

鎖定
喬錦卿(1897—1928),字世榮,阜陽人。1928年4月23日被國民黨逮捕,24日晨,被殺害於國民黨阜陽縣政府大門西側。 [1] 
中文名
喬錦卿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28年4月24日

目錄

喬錦卿人物生平

喬錦卿(1897—1928),字世榮,阜陽人。因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幫助父親開藥店。業餘讀書、寫字、繪畫。由於採購藥材常赴外地,在南京結識了旅居南京的潁上進步青年曹冷泉、康鏡人等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3月,喬錦卿受康鏡人之約,去南京參與領導工人運動。同年4月,蔣介石發動政變,喬錦卿遭到“清黨委員會”的逮捕,被關押於老虎橋監獄並施以酷刑,不久因無證據被釋放。同年10月,他受中共黨組織派遣回阜陽;12月,與駐阜陽國民革命軍19軍教導團中的中共黨組織建立聯繫。1928年2月,中共阜陽臨時縣委建立,喬錦卿任縣委副書記 [2]  ,積極領導阜陽的革命鬥爭。
中共皖北特委積極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八七”會議決議,準備發動皖北工農兵起義。喬錦卿參與和籌劃了阜陽“四九”起義,成為中共皖北特委軍委委員。喬錦卿採取走親串鄰的方式,在城北、城西和城南一帶農村發展農協會員800多人,並親自偵察敵情,繪出阜陽城形勢地圖,為阜陽“四九”起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九”起義失敗後,喬錦卿根據中共黨組織的指示,隱蔽阜城,堅持鬥爭。由於特務的告密,1928年4月23日被捕。國民黨阜陽縣政府、縣黨部、縣民團組成黨政軍聯合法庭,對喬錦卿進行了“審訊”。任憑敵人的嚴刑拷打、誘騙,喬錦卿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保守黨的機密。敵人施盡伎倆,一無所獲。24日晨,喬錦卿被殺害於國民黨阜陽縣政府大門西側,時年31歲。新中國成立後,阜陽縣人民政府追認喬錦卿為革命烈士。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安徽省黨委史研究室,安徽省革命遺址通覽 阜陽市,安徽美術出版社,2012.09,第28-29頁
  • 2.    中共阜陽縣委黨史辦編. 皖北阜陽四九起義[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6.11.165